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挺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頂撞,以言語冒犯別人。常指晚輩對長輩或下對上出言不遜。元.無名氏《謝金吾》第一折:「便是我謝衙內現做的朝中臣宰,你也不該挺撞我。」清.洪昇《長生殿》第一三齣:「他竟忘了下官救命之恩,每每遇事欺凌,出言挺撞,好生可恨!」
侵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侵擾冒犯。《莊子.盜跖》:「盜跖從卒九千人,橫行天下,侵暴諸侯。」《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那時諸侯皆已順從,獨蚩尤共著炎帝侵暴諸侯,不服王化。」
觸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冒犯忤逆。《紅樓夢》第九回:「總恃上有賈珍溺愛,下有賈蓉匡助,因此族中人誰敢觸逆於他。」
侵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侵凌冒犯。《劉知遠諸宮調.第一》:「老兒諕得七魄三魂蕩,想料郎君也性剛。料不識此個兇徒,你如今卻待侵傍!」《水滸傳》第三五回:「一行眾人看了,都驚呆了,說道:『端的此處官軍誰敢侵傍!我等山寨如何及得!』」
干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冒犯。唐.韓愈〈上宰相書〉:「干黷尊嚴,伏地待罪。」
言高語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話冒犯,沒有分寸。元.鄭廷玉《金鳳釵》第三折:「小人早晚言高語低,耽待些兒。」
犯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冒犯龍鱗。比喻直言諫諍。《陳書.卷六.後主本紀》:「而世無抵角,時鮮犯鱗,渭橋驚馬,弗聞廷爭,桃林逸牛,未見其旨。」唐.許渾〈宣城贈蕭兵曹〉詩:「客道恥搖尾,皇恩寬犯鱗。」
惱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冒犯、激怒。元.陳以仁《存孝打虎》第二折:「這廝將咱惱犯,我這裡將皮裘緊拴,大踏步望前捨死的趕。」
傷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冒犯。《蕩寇志》第二五回:「你在那裡?怎的我家只不來?便是先君在日,有點些小傷屈你,也不要見怪。」
認犯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犯頭,冒犯的緣由。認犯頭指無意中觸怒對方而發生誤會。《西遊記》第三回:「我等在此,恐作耍成真,或驚動人王,或有禽王、獸王認此犯頭,說我們操兵造反,興師來相殺。」也作「認泛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