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干犯、冒犯。《左傳.襄公十四年》:「君制其國,臣敢奸之。」唐.柳宗元〈湘源二妃廟碑〉:「敢或失職,以奸大刑。」
體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屁股處罰違規的犯人。人類學家張光直在回憶錄《蕃薯人的故事》裡寫到,自己因四六事件被關在看守所期間,曾冒犯醫官,差點受到所方打屁股的處罰。 軍隊裡對成人的體罰在許多國家的軍隊中也存在體罰下級軍人的情況。 中國打屁股曾長期作為1種專人執行的處罰方式,偶有突發性的拳打、掌摑、腳踢。這些處罰方式(主要是打屁股)在部隊裡曾經非常普遍,當時被稱為「肉刑」(係體罰的同意詞)。沈從文的《從文自傳》裡提到當年他在軍閥部隊吃糧當兵的時候,上級就警告:「胡來亂為的,要打屁股。」沈從文所在的部隊「不作興挨打」,較常被打屁股只有伙夫,處罰的時候要...
不以為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當作是違逆、冒犯,即不生氣、不在意。[例]他對眾人的批評不但不以為忤,反而欣然接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冒昧、冒犯。如:「搪突」。
得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冒犯、觸怒。《儒林外史》第二三回:「做孫子的又不曾得罪叔公,為甚麼要打我?」《紅樓夢》第三二回:「妹妹,往那裡去?怎麼又哭了?又是誰得罪了你?」《詩經.小雅.雨無正》:「云不可使,得罪于天子。」
僕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僕人、僕從。《舊五代史.卷九三.晉書.列傳.崔梲》:「指命僕役,亦用禮節,盛暑祁寒,不使冒犯。」
犯上作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抗朝廷,冒犯尊長。明.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四齣:「那黃得功一介武夫,還知報效,俺們倒肯犯上作亂不成。」
衝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冒犯頂撞。《水滸傳》第二回:「高俅不敢過去衝撞,立在從人背後伺候。」元.無名氏《獨角牛》第一折:「這個是叔叔,早是您姪兒不曾衝撞著叔叔也。」
唐突西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施,春秋美女。唐突,冒犯。唐突西施指為標榜醜女反冒犯了美女。比喻舉動冒昧不適,或對女子的不尊重。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輕詆》:「何乃刻畫無鹽以唐突西子也。」如:「你如此抬舉我,而忽視了這些老前輩,豈不是唐突西施了嗎?」
犯顏苦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面冒犯君主或尊長而極力苦心規勸。《三國演義》第四六回:「我等皆是他部下,不敢犯顏苦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