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第三人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種小說敘述法。作者立於旁觀者的地位,以描寫第三者的情節。這種體裁就稱為以第三人稱敘述的小說。如《西遊記》、《紅樓夢》等古典小說,就是採第三人稱敘述的小說。
個人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最後必然會開始限制公民和政治的自由。個人主義有時會與某些意識形態例如個人無政府主義、自由意志主義或古典自由主義相連結,主張個人的行動應該由個人自行決定,除非牽涉到強迫力量的運用,否則國家或社會沒有權利對於一個人的決策過程加以干涉。這種理論在有關產業管制政策的辯論裡相當常見。 經濟個人主義在經濟上,個人主義主張每個人都應該被允許作出他自己的經濟決定,而反對由國家或社會共同體加以干涉。同時個人主義也支持個人擁有財產的自由,反對由國家或群體加以安排。這樣的經濟制度通常被稱為自由放任或資本主義。而現代資本主義的批評者則主張資本...
芭蕾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歐洲古典舞劇的統稱。芭蕾為英語ballet的音譯。起源於十五世紀義大利宮廷,為一種典雅帶有戲劇性的舞蹈。有一套完整的訓練方式,強調足尖舞蹈技巧,並以動作表現多種感情。舞者必須保持高度平衡及輕盈,展現高尚文雅的儀態。各國的芭蕾均有獨特風格,如美國芭蕾舞節奏明快、富活力,英國芭蕾舞典雅,俄國的芭蕾舞有力而華麗。芭蕾舞的主題初為具道德或政治意識的神話戲劇,十九世紀漸轉向逃避現實、追求異國情調。現今的芭蕾舞劇,多已非戲劇性的表演,僅是表現一段音樂或某一動作發展出來的舞蹈,強調心境與感受的表達,也反映生活緊張的壓迫感。
冠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領袖。[例]杜詩可說是中國古典詩的冠冕。
教育行政決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決定內容層次:分成決策(大方向政策)與決務(實體性措施)兩類。(以上皆註一) 模式與應用理性模式:為古典經濟學家提倡,本著追求最大利益之信念,在做決定時會搜尋完整資料,考慮所有可能方案,進行所有的利益得失分析,以選擇出最佳方案。滿意模式:為美國學者Simon提出,認為人類沒有完全的理性,並受到個人能力與環境條件的限制,只能達到有限理性,因此只能做出滿意的決定。漸進模式:由美國學者Lindblom首創,認為決定是透過參與決定的社會互動來完成的。政治模式:一般為政治人物所用,是一種利益爭奪妥協的過程,各利益團體進行談判、協商...
限制式寫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話和動作的刻畫,不須抄題。(十二) 改變文體式以往常常用「翻譯」來訓練學生,所謂翻譯就是把古文或古典詩、詞、曲,翻成白話詩、文,藉此可測出學生對原文理解或感受的程度,也可以檢驗出學生運用白話文的能力。不只如此,同樣的理念也可以運用在「今」翻「今」上,亦即不同文體間的轉換,所以此種命題方式可定名為「改變文體式」。例題如下:老獅子,毛髮長。瘦猴子,來幫忙。大剪刀,喀喀響。老獅子,頭頂光。瘦猴子,心裡慌。幫來幫去,幫了個倒忙。
王鼎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它還有詩、小說、劇本及評論。現旅居美國紐約,專事寫作。王鼎鈞生於一個傳統的耕讀之家,從小就接受中國古典文學的薰陶,幼年時受沈從文作品影響,立志寫作;也受夏丏尊影響,立志幫助文學青年。14歲開始寫詩,16歲嘗試評論「聊齋誌異」,19歲在陝西安康日報發表第一篇作品「評紅豆村人的詩」。由於對日抗戰,王鼎鈞少年時代就和家人分離,八年抗戰期間,他有四年多都在日本佔領區生活,打過遊擊;抗戰軍興,1942年去大後方投入李仙洲將軍所創辦之國立第二十二中學,輾轉安徽、河南、陝西各地。抗戰末期初中畢業即輟學從軍,隨國民政府軍隊經南京、上海...
差異格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自身延伸出去,依照一圈一圈的水波遠近,來區別人群和自己的親疏。(註1) 比較中國社會和西方社會在古典社會學中,早先便有Emile Durkheim(涂爾幹)提出「機械連帶」和「有機連帶」用以描述傳統社會和現代社會在人際結構上的不同,也有Ferdinand Tönnies的「Gemeinschaft」和「Gesellschaft」來區別過往社會和現代社會在社區、群體間共存模式上的不同。但費孝通的著眼點不在於過往和現代的差別,而是中國傳統社會和西方現代社會的差異,因此他提出了「差序格局」和「團體格局」兩詞,並廣為國際社會...
林文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時赴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就讀,1993年從台大退休後,移居美國。林文月日文素養很好,曾對日本古典文學作品進行翻譯,如《源氏物語》、《和泉式部日記》、《枕草子》。林文月散文亦佳,其作品過去常被國立編譯館選入國、高中生中文課本當作教材,作品『翡冷翠在下雨』收錄在龍騰版高中國文課本第三冊。 著作1.散文《施工估價》興業圖書 1970年《京都一年》純文學 1971年;三民書局2007年(修訂二版)《讀中文系的人》洪範書店 1978年《遙遠》洪範書店 1981年《午後書房》洪範書店 1986年《交談》九歌 1988年《作品...
王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本脫離了當時的實際環境,亦缺乏適當的用人安排。他在《中國大歷史》裡語帶諷刺的評論王莽:「他盡信中國古典,真的以為金字塔可以倒砌。」傅樂成在其著作中國通史中則評論他說,王莽具有超人的智力、辯才和威嚴,但也有重大的缺點,諸如過度的自信,一味的復古以及猜疑部下等。王莽的行為看來有些偽,也有些愚,但西漢的偽風並不始於王莽,他不過承襲此風而擴充之,結果以偽獲得名聲並篡位之後,得意之餘,乃至無往而不偽。他有他的政治理想,其新法是為整個西漢政治作一通盤的改革,但因缺乏政治才能又迷信復古,事事行之以偽,才會看來令人有愚的感覺。王莽是實...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