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愛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喜好、喜歡。[例]他愛好音樂,尤其是古典音樂。
掌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事、史實、慣例。即典章制度或故事傳說。[例]李教授學博識廣,對於古典文學中各個掌故都知之甚詳。
遠距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課程隨選系統有:交通大學的CORAL網路課程、中山大學的Web-Title網路教材、元智工學院的中國古典文學教材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的生活科技課程、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自然科學教材以及資策會遠距學習教材等。 參考資料羅綸新(1997)。遠距教學之新趨勢。臺灣教育。
并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朝至唐以今山西省太原、大同一帶為并州。相傳此地所產剪刀十分鋒利,以「并州剪刀」聞名於世。古典詩詞多見引用。
浪漫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八世紀中葉至十九世紀初期,發生於歐洲的一股反對權威、傳統、古典的文藝思潮。著重主觀性、自我情感及想像。反對刻板、不注重文藝內涵的格律形式。偏重自由發展,展現個人風采。因此創造出的作品充滿了熱情、富於變化的風格。
陳義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ress 二○○○二十五首詩(情詩集) 二○○一 評價楊牧曾說:「我讀陳義芝的詩,特別為他之能肯定古典傳統並且面對現代社會,為他出入從容,不徐不疾的筆路情感而覺得感動。」余光中也說:「陳義芝詩藝的兩大支柱,是鄉土與古典。」羅智成則言:「義芝在詩中想創造或保存的養成經驗,往往是一種對和諧的信仰,對某種生命紀律的信仰……」以林建隆為代表的評選委員會,發現陳義芝的詩作,具有融合/交混(integrade)的特質;意即陳義芝的作品,在以下各方面:中原與邊...
公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古典小說戲曲裡對世家子弟的尊稱。如:「承蒙公子幫助,小弟萬分感激。」
學習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上解釋學習的理論有很多。綜觀不同學習理論,大致可以將之歸納為三大類:1.連結(或聯想)學習論:一為古典制約學習;另一為操作制約學習。2.認知學習論:有認知團、符號完形論、啟發式學習,以及訊息處理論。3.人本論:有意義化學習、自我實現、需求層次論等。文化的學習要比個人的學習更為複雜,因為文化的學習是在團體中進行,而團體成員彼此又會產生互動作用,而且文化的學習不僅涉及到認知和情緒,而且也包括行為的型式,故文化的學習無法完全利用心理學學習理論說明清楚。Schein(1985)曾用兩種學習機制來說明學習理論與組織文化形成的關係...
邱逢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2四版),頁96。註2. 彭瑞金,《台灣文學50家》(臺北:玉山社,2005),頁55~61。台灣古典漢詩詩集檢索結果 http://cls.hs.yzu.edu.tw/cp/bin/VI_srch.asp?vid=000019
畢卡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立體主義時期(1909-1914):為一對於野獸派的反動。鉛筆畫像時期(1915-1920):往新古典主義靠攏。古典時期(1918-1925):畢卡索探索傳統的過程。變形時期(1925-二戰期間):又稱怪誕複象時期。表現主義時期(二戰期間-1948):在戰爭期間顯現其人道關懷精神。田園時期(1948-):年事已高的畢卡索進入安詳、和諧的繪畫時期。 藝術風格畢卡索成名甚早、作品量多質精、涉略風格眾多,他的創作方式包括油畫、石版畫、銅版畫、樹膠水彩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