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1.86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反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事情顯示否定效益的一面。與正面相對。[例]反面意義、反面影響
解構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意義不定及語言之權力等,因而挑戰哲學的主流預設理念。解構理論的基本特徵,大致上具有顛覆性、超越性、否定性、批判性、暫時性、獨特性等特質。簡言之,解構理論係針對現有理論制度建構的顛覆與反動,否定並批判任何絕對第一的真理,超越非此即彼的二元對立結構,它是一種暫時性的理論。德希達的解構方法係著眼於內部顛覆,他認為從外部摧毀是不可能且無效的,解構應當從舊的結構中借用顛覆的策略和經濟學的資源。德希達的解構策略:分延、散播、蹤跡、替補,為了避免傳統哲學用語中...
懷古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江大河,不是一道清澈流水。但正因如此,才能顯出江河的宏大氣勢。人們可以如此這般地挑剔它,卻總是無法否定它。  蘇軾這首《念奴嬌》,無疑是宋詞中有數之作。立足點如此之高,寫歷史人物又如此精妙,不但詞壇罕見,在詩國也是不可多得的。  他一下筆就高視闊步,氣勢沈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細想萬千年來,歷史上出現過多少英雄人物,他們何嘗不煌赫一時,儼然是時代的驕子。誰不贊嘆他們的豪傑風流,誰不仰望他們的姿容風采!然而,"長江後浪推前浪",隨著時光的不斷流逝,隨著新陳代謝的客觀規律,如今回頭一看,那些" 風流人物...
徐霞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廣泛考察喀斯特地貌的卓越先驅。同時對長江源頭作了考察,糾正了文獻記載的關於中國水道源流的一些錯誤,如否定《尚書》以來流行一千多年的“泯山導江”舊說,肯定金沙江是長江上源。正確指出河床坡度和侵蝕力成正比。再者還觀察記述了很多植物的生態品種,明確提出了地形、氣溫、風速對植物分布和開花早晚的各種影響。而且調查了雲南騰衝山的火山遺蹟,科學記錄與解釋了噴發出來的紅色浮石的產狀,質地或成因;對地熱現象的詳細描述在中國也是最早的;對所到之處的人文地理情況作了不少精彩的記述。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徐霞客在雲南得病,雙足不能行走,由...
反抗權威疾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及是幫助這類疾患學生的線索。 診斷症狀以下症狀可能會出現於診斷為反抗權威疾患的兒童與青少年身上。一種否定、敵意與反抗行為模式持續至少六個月,期間有四個(或更多)以下列舉的舉止。(註1)1.經常發怒。2.經常與成人爭執。3.經常公然蔑視或拒絕順從成人的要求或規定。4.經常故意惹人生氣。5.經常為了他自己的錯誤注意:每個標準只有在該行為發生頻率,乃相對高於那些同年齡與發展標準的群體時才成立。 對教師的建議注意學生願意順從與合作的時刻──即使是很小的訊息。人類並非生來就會反抗,當他們生活失去力量時,為了滿足需求,他們便會發展反...
向狐謀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量的對象。」魯定公聽了這個故事,立即明白如果他去和政治立場與孔子衝突的三桓商量,所得到的答案必然是否定的,於是便打消了這個念頭,直接任命孔子為司徒。而「與狐謀皮」的寓言故事,可能就是後來「與虎謀皮」的出處,只是把「狐」改成「虎」。除了原有的寓義外,更因老虎是種猛獸,就更強調了寓言中「找錯對象」的意思。
郭沫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人,那你做出來的文學或者你所欣賞的文學,自然是革命的文學,是替被壓迫階級說話的文學。』和過去一般地否定純藝術論思想不同,在這裡,郭沫若運用階級觀點從文學和革命關係以及文學的社會作用上,以正面申說的方式批判了文藝的無目的論和非功利主義的觀點。 著作 郭沫若著作超過百萬字,集結為《郭沫若全集》共38卷,分為文學編(20卷,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歷史編(8卷,人民出版社出版)、考古編(10卷,中國科學出版社出版),仍有大量文章散佚未能收錄。 新詩《女神》、《星空》(詩、散文)、《瓶》、《前茅》、《恢復》、《戰聲集》、《新華...
不可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禁止的否定詞。《文選.劉安.招隱士詩》:「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以久留。」《文選.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足下見直木必不可以為輪曲者,不可以為桷蓋,不欲以枉其天才,令得其所也。」
破邪顯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佛教三論宗的思想。三論宗闡說佛法時,因否定實有,所以對一切承認實有的學說都採取批判的立場。認為批判指摘異說的荒謬,即是顯示真理。
邱妙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 評價在台灣作家中,邱妙津很早就被肯定是才華洋溢,前景無限的新秀作家,他的天才寫作能力,無人能夠否定,但一般人還是在她以自殺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後,才開始回溯性地認真看待她的作品。而邱妙津的小說一貫具有非常濃厚的自傳性色彩,因此,閱讀邱妙津的小說,和她本身的心理糾結是無法分割的,讓身處在類似情況下的讀者,心有戚戚焉。責任編輯人:范孟軒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