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15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品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品評。《舊唐書.卷九四.列傳.李嶠》:「每道所察文武官,多至二千餘人,少者一千已下,皆須品量才行,褒貶得失,欲令曲盡行能,則皆不暇。」元.王惲〈鷓鴣引〉十八首之十一:「花草〈離騷〉試品量,猗猗香色紫蘭芳。」
巷語街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段文字,我們可以約略想見一群伶牙俐齒的辯士,就駐足在五陵街頭,高談闊論種種風流人物的興衰起落,並褒貶品評其善惡得失。後來「街談巷議」被用來指大街小巷中的談說議論,而且一般用於指稱民間的輿論,如:唐代范攄〈雲溪友議序〉文中提到一句俗諺:「街談巷議,倏有裨于王化。」就是說一般民間的輿論有助於君王的施政。
絕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品評的用詞。指品格不凡的意境或物品。《新唐書.卷九八.薛收傳》:「故銳精臨倣,結體遒麗,遂以書名天下。畫又絕品。」《宋史.卷一八四.食貨志六》:「隆興之黃龍雙井,皆絕品也。」也作「逸品」。
千幅一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千篇一律」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千篇一律」原作「千篇一體」。《詩品》一書,是南朝梁鍾嶸所撰,品評古今五言詩,自漢、魏至梁朝,共一百零三人,論其優劣,分上、中、下三品。這一篇是在品評西晉時代張華的詩作,說明張華的詩風主要是模仿王粲,詩歌的形體講究鋪排對偶,詞藻華美;即使內容平凡,但卻用字斟酌,致力於華美的文字。雖然頗負盛名,然而一些有識之人,還是對於他詩作中兒女柔情太多,風雲慷慨之氣太少而感到遺憾。謝靈運也曾經說過,張華的詩即使有千篇之多,但其實都是同一種風格體式。後來「千篇一律」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事物的形式呆板而毫無變化。
評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品評戲劇的編製或演唱。
宋詩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清呂留良、吳之振等所編,蒐錄宋人遺集凡百家,實存八十四家,兩宋詩人菁華皆選入,每集前各繫以作者小傳,並加品評及考證。後曹庭棟病其未備,因編《宋人百家詩存》,以補其缺。
書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品評書法的著作。歷代以書品為名的著作極多,如南朝梁庾肩吾、明代楊慎均曾以書品為書名。
讀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品評繪畫。清.張遺〈讀畫錄序〉:「然則得先生之意以讀畫,當不墮作家雲霧中。」
益州名畫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北宋黃休復撰,三卷。品評唐乾元初至北宋乾德年間,五十八位蜀中畫家之畫作。分逸、神、妙、能四格,並為每人各立小傳。也稱為「成都名畫記」。
臺灣精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臺灣精品標誌,又稱為國家產品形象獎。政府為提升我國產品之國際形象,由經濟部委託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協會辦理臺灣精品評審,凡通過評審之產品,即可獲頒臺灣精品標誌。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