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37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恬不為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然不以為意。滿不在乎的樣子。《東周列國志》第四四回:「白乙領命而行,心下又惶惑,又淒楚。惟孟明自恃才勇,以為成功可必,恬不為意。」
恐懼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症指害怕處在那些必須與他人表現一些親密行為的情境中,一個社會恐懼症患者並不是害怕行為或情境本身,而是在乎他人眼中的自己,擔心自己會焦慮、困窘或臉紅的可能。主要表現為害怕處於眾目睽睽的場合。女性患者稍為多於男性。單純恐懼症(特殊境遇恐懼症)主要是對某些特殊物體、情境或活動的害怕,如動物、尖銳物品、乘飛機等。男女比例因所恐懼的物體而異。單純恐懼症通常起病於童年,社交恐懼症多出現於童年後期或少年早期)廣場恐懼症則多在20至40歲發生。各類恐懼症都有向慢性發展的趨勢。 治療方式治療有兩方面: 服藥:透過用藥控制內分泌水平;若恐懼...
重睹天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貶至房州。所以他每次聽到帶著帝王詔命的使者要來,總是恐懼得想要自殺。韋氏勸慰他說:「禍福無常,哪在乎一死?何必這麼害怕呢?」中宗自此十分信任韋氏,與韋氏的感情倍加親蜜。中宗曾私下對韋氏許諾說:「一朝見天日,誓不相禁忌。」意思就是說,如果有一天可以重獲自由,再見光明,一定讓韋氏要什麼有什麼,不會加以禁止。後來中宗被迎回朝,重新當上皇帝,即立韋氏為后,並大封韋后親族,實現自己的諾言。「重見天日」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也可用以指幽藏的事物重見於世,或用以比喻冤屈得到伸雪。
勢利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譏稱一切以權勢利益為重,嫌貧愛富的人。如:「富不必驕,貧不必怨。你何必在乎那個勢利鬼的輕視。」
吹毛求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引繩之外,不推繩之內;不急法之外,不緩法之內。守成理,因自然。禍福生乎道法,而不出乎愛惡。榮辱之責在乎己,而不在乎人。 〔注解〕 (1) 法術:戰國時代法家所謂「法」與「術」的合稱,亦可統指法家的學術。法,指國家規定賞罰的律令。術,指君王統御臣下的方法、策略。 (2) 權衡:稱量輕重的工具。比喻為衡量事物價值的標準。權,秤錘。衡,秤杆。 (3) 逆:違背、不順從。 (4) 疵:毛病、缺點。 (5) 洗垢察難知:洗淨汙垢後,再細察難知的痕跡。義猶「吹毛求疵」、「洗垢求瘢」。〔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慎子》逸文
退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除婚約。《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但得退婚,不致在下受累,那在乎這幾兩銀子。」也作「退親」。
公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眾或公正的評論。[例]社會自有公論,不要在乎小人的閒言閒語。
集翠成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官正以敬其業,和順以事其上,如此則至治已。亡國之君,非一人之罪也;治國之君,非一人之力也。將治亂,在乎賢使任職而不在於忠也。故智盈天下,澤及其君;忠盈天下,害及其國,故桀之所以亡,堯不能以為存,然而堯有不勝之善,而桀有運非之名,則得人與失人也。故廊廟之材,蓋非一木之枝也,粹白之裘,蓋非一狐之皮也。治亂安危,存亡榮辱之施,非一人之力也。
俗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見識淺陋的人。《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襄陽記》:「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
白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白色的玉石。《廣雅.釋地》:「白珩,玉。」《國語.楚語下》:「王孫圉聘於晉,定公饗之,趙簡子鳴玉以相,問於王孫圉曰:『楚之白珩猶在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