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82.330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台灣的山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台灣的山脈台灣位於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板塊聚合的邊界,經過板塊隱沒帶的活躍地質作用;板塊聚合的擠壓力,不但造成岩層中的折皺、斷層,也形成台灣的高山,板塊的隱沒更導致火山作用,形成台灣北部的火山。目錄1 主要山脈2 主要山脈的成因3 中英文關鍵字4 參考資料 主要山脈1. 中央山脈2. 雪山山脈3. 阿里山山脈4. 玉山山脈5. 海岸山脈 主要山脈的成因菲律賓海板塊上的火山島弧與偶雅大陸板塊發生弧陸碰撞,導致地殼水平壓縮,發生劇烈的褶皺隆起所形成。距今五六百萬年前,菲律賓海板塊上的火山島弧隨著該板塊向西北移動,在目前台灣花...
白堊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質時間表中,中生代的最後一紀。約當一億三千五百萬年前至六千五百萬年前,因英國著名的白堊層為此年代的代表地層而得名。本紀末恐龍類及許多古生物都已絕滅。
破碎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質學上指地底岩層特別破碎的地帶。此地帶因受到斷層的擠壓而充滿細碎的石礫,富含地下水,岩質風化速度極快。因而使得此帶地質顯得脆弱,容易因地震、下雨或人工不當開挖而產生地層滑動現象。
河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河流流經的狹長凹地。受地質構造控制,由河流及風化等作用形成。[例]平原地區的河谷一般較為寬淺,山區河谷則較為窄深。
赫胥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1)(Thomas Henry Huxley,西元1825~1895)英國自然哲學家。學識淵博,舉凡生物、地質、教育、宗教諸學皆有著述,在哲學及神學上主張進化論及不可知論。著有《天演論》。(2)(Aldous Huxley,西元1894~1963)英國小說家兼散文作家。所作小說以機智和諷刺見長。著名作品有《美麗新世界》、《針鋒相對》等。
徐霞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徐霞客遊記》。1980年褚紹唐、吳應壽又對此書進行整理、校點。其內容包括他所到之處的地理、地貌、地質、水文、氣候、植物、農業、礦業、手工業、交通運輸、名勝古跡、風土人情,仍然具有很高的科學和文學價值。他一生淡泊功名,不入仕途,而遊山成癖,“半若痴頑半若顛,攪擾天地年復年”。總而言之,受耕讀世家的文化薰陶,徐霞客,幼年好學,博覽群書,尤鍾情於地經圖志。少年即立下了“大丈夫當朝碧海而暮蒼梧”的旅行大志。徐霞客的旅遊生涯,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28歲以前的紀遊準備階段。重點放在研讀祖國的地理文化遺產,並憑興趣遊覽太...
生物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註1> 由來一般認為生物圈是從35億年前生命起源後演化而來的,生物圈的概念是由奧地利地質學家愛德華•休斯(Eduard suess)在1375年首度提出。<註1> 生物圈二號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建造於1987到1989年間,生是因地球環境污染日益嚴重, 科學家企圖建造適合人類生存的大型封閉空間,而模仿地球生態所開闢的人造生態系統。「生物圈二號」的名字來源於它的原始模型「生物圈一號」,即地球。生物圈二號使得人們可以在不會傷害地球的前提下,對生物圈進行研究及控制,其也被用於測試人類是否能在封閉的生...
陸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在各個地質年代中,連結大陸地塊的地峽。通過地峽,動植物乃得以擴大分布至新的地區。[例]巴拿馬地峽是連接北美、南美的重要陸橋。
太行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名。起自河南省濟源市,向北綿延至北京市門頭溝區,全長約四百餘公里,山體若斷若續,山名隨地而異。是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的分界,也是山西與河北、河南兩省的界山。
礫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質學上指直徑二毫米以上的滾圓礫石所形成的沉積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