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投鼠忌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想打老鼠,卻擔心老鼠身旁的器物被打壞而不敢下手。後比喻做事有所顧忌,不敢下手。語本《漢書.卷四十八.賈誼傳》。[例]警方還沒有完全掌握歹徒的意向,因此投鼠忌器,暫時延緩拯救人質的行動。
無的放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毫無事實根據而胡亂的指責、攻擊別人。[例]這些指控完全是無的放矢,毫無可信度。
樂不思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馬昭果然又問劉禪還想不想蜀國,劉禪便照著郤正的建議說了一遍。司馬昭聽了故意說:「你這話怎麼和郤正說的完全一樣?」劉禪大吃一驚,張大眼睛說:「沒錯,正是郤正教我說的。」司馬昭和旁人都忍不住笑了出來。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樂不思蜀」的成語,比喻人因留戀異地而不想返回故鄉。或形容快樂得忘了歸去。
南柯一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黃粱美夢 人生如夢 相反詞槐安之夢 一枕南柯 5.例句他想想以前的奢侈生活,看看現在的落魄情景,覺得完全是南柯一夢
削足適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合鞋子的尺寸,把頭砍小以便可以合適的戴上帽子一樣。這是說為了適應鞋子和帽子的尺寸,不惜劇肌傷骨,這是完全不顧客觀的實際狀況,而一味勉強遷就的不合理作法。後來「削足適履」被用來比喻拘泥成例,勉強遷就,而不知變通。
螳臂當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蕩寇志》第四二回:「正是泰山壓卵,不須輾轉之勞,螳臂當車,豈有完全之理?」
恍然大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忽然完全明白。[例]經過老師一番懇談之後,他才恍然大悟:原來過去父母的管教都是出於關愛。
不脛而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看海裡的寶珠、山裡的美玉都沒有腳,您卻能擁有他們,這是因為您喜愛他們啊!而賢士有腳卻不到您身邊來,這完全是因為您不喜歡他們,也難怪您會有招不到賢士的感嘆。」晉平公驚訝地說:「我怎麼會不愛好賢士呢?我門下的食客有好幾千人呢!」盍胥解釋說:「大鳥一展翅可以飛越千里,靠的就是牠的兩隻翅膀,而身上的毛少一點、多一點都不影響飛行。今天大王您那麼多的食客中,應有人才在其中,但您有重用他們嗎?」這就是說晉平公用的人雖多,但卻沒有適才適用。後來「不脛而走」這句成語,就從盍胥話裡的「無足而至」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事物不用推廣,也能迅速傳播。
言不由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不由衷」原作「信不由中」,指誠信不由中,信,人言也,亦言不由中意。春秋初年,周平王性格軟弱,王室政權完全掌握在諸侯國的鄭武公和其子鄭莊公手裡。對於這樣的情況,周平王常常覺得不安,所以想將部分權力轉移到虢公手上。鄭莊公得知後,前往質問,周平王懾於莊公的氣勢,只好趕緊否認,並且與鄭國交換人質以示誠信。但平王死後,桓王繼位,便真地將政權移轉到虢公手裡。鄭莊公大為憤怒,於是強奪了周朝兩座城池所收成的作物以示報復。周、鄭兩國從此交惡。史家對這件事的評論是:如果承諾不是發自於內心,即使強留人質作為抵押,仍然無法保證彼此能信守約定。但如果行事能秉持忠恕之道,遵循禮法,即使沒有任何抵押物,也不會破壞盟約。...
信誓旦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新婚之時,談笑何等歡樂,而廝守到老的誓言又是何等誠懇,如今丈夫居然不念舊情,狠心將自己拋棄。既然丈夫完全不念舊情,自己又有什麼好說的呢?後來「信誓旦旦」被用來指誓言說得非常誠懇可信。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