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8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傳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叫人,召喚人。《紅樓夢》第七一回:「我們只管看屋子,不管傳人。姑娘要傳人,再派傳人的去。」
一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豹子身上的一個斑點。語本《晉書.卷八○.王羲之傳》:「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班。」比喻事物的一小部分。《老殘遊記二編》第二回:「他又好修飾,儜瞧他這屋子,就可略見一斑了。」
吊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以吊掛的飾品。如:「只是在牆上掛幾個吊飾,整個大廳就顯得活潑許多。」
跳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電力使用量超過供電設備時,電源端為避免燒損設備而暫時斷電。如:「屋子裡同時使用過多電器,常有跳電之虞。」
溼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空氣中水氣含量的程度。[例]這屋子的溼度過高,東西都發霉了。
裴斯塔洛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態。(二) 學校如家庭:家的概念為父母子女之間有愛、且有人居住為條件,因此 家不為無人居住之屋子,而重家人的相愛。他認為學校也 該如此。 教育的主張 (一) 教育目的:教育工作者運用教育愛,以愛心作基點,為學童著想,根據 兒童的「起點行為」,才能進行輔導,而且要由他們自己的 感官及領悟力告訴他們,才是真的。(二) 教育方法:直觀教學法。由「數、形、語」式的教學、三原則皆以具體 實物為主。(三) 教育內容:1.知識的直觀:依據感官唯實論與經驗主義主張,贊同自然環境的「 ...
倒屣而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倒屣相迎」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倒屣相迎」原作「倒屣迎之」。東漢獻帝時,左中郎將蔡邕博學多聞,很受朝廷器重,家裡經常高朋滿座。有一天,蔡邕的僕人通報王粲來訪。蔡邕迫不及待地出迎,竟然把鞋子穿倒了。當時眾賓客皆訝異是什麼人物會讓蔡邕如此匆忙?原來竟是個年幼瘦弱的王粲,滿屋子的人都覺得驚異。蔡邕說:「這位是王府公子,天賦異秉,我自嘆不如,我家收藏的書籍文章,當全部由他來傳承。」後來「倒屣相迎」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熱情迎接賓客。
火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火焰。如:「火苗從屋子裡竄出來。」也稱為「火苗子」、「火苗兒」。
入室升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知道後,又說道:「仲由的學問啊,已經有相當的成就,只是還沒有達到最精奧的境地。就好像一個人從外頭去進屋子,雖然登上了大廳,但尚未進入內室。」後來「升堂入室」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學問或技藝循序漸進,而達到高深的境界。
梁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支撐屋頂的梁木。[例]這屋子的梁棟是用上等檜木製成的,十分堅固耐用。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