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2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咬牙切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醒世恆言.卷六.小水灣天狐詒書》:「王臣一來被他破蕩了家業,二來又被他數落這場,三來不忿得這書,咬牙切齒,東張西望尋覓。」
|
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怨恨、憤怒。如:「恚恨」、「恚怒」。《戰國策.齊策六》:「故去忿恚之心,而成終身之名。」《三國志.卷五四.吳書.呂蒙傳》:「歸以告蒙母,母恚欲罰之。」
|
偏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公平或固執的見解。《漢書.卷八五.杜鄴傳》:「由後視前,忿邑非之,逮身所行,不自鏡見,則以為可,計之過者。疏賤獨偏見,疑內亦有此類。」《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八:「你伯娘雖然不明理,卻也心慈的。只是婦人一時偏見,不看得破,不曉得別人的肉,偎不熱。」
|
芻蕘之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釋義2 出處3 用法4 例句5 同義6 辨析7 來源 釋義芻:餵牲口的草,割草。蕘:柴,打柴。 本句成語之意為:割草打柴人的話。 出處詩經、大雅、板:[先民有言,詢於芻蕘。] 用法原用以指山野百姓的見解,後也用做自己意見的謙詞。 例句明。馮夢龍、清。蔡元放 東周列國志第三十六回:[芻蕘之言,聖人擇焉。主公新立,正宜捐棄小忿,廣納忠言。] 同義野人獻曝 辨析蕘,不要讀成ㄧㄠˊ 來源資料取自於<中學生常用成語典> 宋裕編著
|
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急躁。[例]狷急、狷忿
|
勃然大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忿怒的樣子。如:「他不知為了什麼事勃然大怒。」《三國演義》第七三回:「雲長勃然大怒曰:『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弟之面,立斬汝首!再休多言!』遂喚左右逐出。」《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士真一看,便勃然大怒,既召了來,免不得賜他坐了。」
|
憤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忿恨不平。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恐卒然不可諱,是以僕終不得舒憤懣以曉左右。」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奏啟》:「楊秉耿介於災異,陳蕃憤懣於尺一,骨鯁得焉。」也作「忿懣」。
|
心直口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謂:「力窮援絕,死以報國,可也。汝愛身惜妻子,既負國,又隤家聲。今合族為逆,萬世之賊臣也。」孟在傍甚忿,直前云:「丞相上疏欲見殺,何為不殺取師孟?」予謂:「汝叔姪皆降北,不族滅汝,是本朝之失刑也,更敢有面皮來做朝士!予實恨不殺汝叔姪。汝叔姪能殺我,我為大宋忠臣,正是汝叔姪周全我,我又不怕!」孟語塞。諸酋1>皆失色動顏,唆都2>以告伯顏3>,伯顏吐舌云:「文丞相4>心直口快,男子心。」唆都閑云:「丞相罵得呂家好。」以此見諸酋亦不容之。 〔注解〕
(1) 酋:首領。
(2) 唆都:元代大將,生卒年不詳。唆,音ㄙㄨㄛ。
(3) 伯顏:西元1236∼1295,元蒙古八鄰部人。歷官中書右丞、同知樞...
|
不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受拘束,比喻人之才識高遠、俊秀脫俗。《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鄒陽列傳.鄒陽》:「今人主沉於諂諛之辭,牽於帷裳之制,使不羈之士與牛驥同皁,此鮑焦所以忿於世而不留富貴之樂也。」晉.左思〈詠史詩〉八首之三:「當世貴不羈,遭難能解紛。」
|
拔刀相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出面替人打抱不平。元.馬致遠《陳摶高臥》第一折:「每縱酒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元.無名氏《連環計》第四折:「連李肅也不忿其事,因此拔刀相助。」也作「拔刀相濟」。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