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0.533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蒙昧、膽。《淮南子.覽冥》:「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通「」。參見「契需」條。
猙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面貌凶惡的樣子。《儒林外史》第四三回:「叫家丁妝了一班牛頭馬面,魔王夜叉,極猙獰的怪物。」《紅樓夢》第八○回:「寶玉天生性,不敢近猙獰神鬼之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懷著。如:「含怒」、「含恨」、「含羞帶」、「含情脈脈」。唐.沈佺期〈古意呈補闕喬知之〉詩:「誰謂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勇氣,古人以為勇氣由膽發出。如:「膽」、「壯膽」。
婉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含蓄委婉。如:「瞧她含羞帶的模樣,真是婉轉可人。」也作「宛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羞的神情。如:「含羞」。唐.李商隱〈無題〉詩二首之一:「扇裁月魄羞難掩,車走雷聲語未通。」
出奇制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明史.卷一七一.王越列傳》:「(王越)久歷邊陲,身經十餘戰,知敵情偽及將士勇,出奇制勝,動有成算。」
捲土重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點出,勝敗乃兵家常事,能忍辱負重的才是「男兒」,所以,項羽這樣一遭遇失敗便以死作為了斷,根本是一種懦的行為。其實他所率領的一批江東子弟,其中不乏才俊,若是能重振旗鼓,誰勝誰敗都還說不定呢!可惜的是項羽偏偏選擇了以死逃避,斷送了一切的可能。後來「捲土重來」這個成語,就從「卷土重來未可知」這一詩句摘錄而成,用來比喻事情失敗後,重新整頓,再次來過。亦用於比喻恢復舊有的局面、局勢。出現「捲土重來」的書證如《明史.卷二七九.吳貞毓列傳》:「章下廷議,李定國等言:『行人議是。但前途尚寬,暫移蹕,捲土重來,再圖恢復,未晚也。』乃扈王入緬甸。」
面結果: 信任人與環境自我品質: 希望重要關係: 父母 幼年(18個月-3歲)社會心理危機:自主對羞、懷疑排泄訓練可能影響兒童社會關係發展,若父母親能有耐心、態度溫和的對待兒童的行為結果,使其嘗試自我控制,對行動也更有信心,反之,若要求過於嚴厲,可能使兒童因闖禍而感到羞愧,進而對自己產生懷疑,變得畏首畏尾。主要問題: 我是否需要得到其他人的幫助?中心任務:模仿正面後果:自豪自我品質: 意志重要關係:父母 童年早期(3-5歲)社會心理危機:創造進取對內疚此時兒童在語言、動作、思考各方面都有增進,若能給予兒童適時表達自己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