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超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渡過。《三國志.卷一四.魏書.蔣濟傳》:「志節慨,常有超越江湖吞吳會之志。」
噍吧哖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月間發動攻擊。拿著傳統的刀劍干戈和宗教法器,要和日本的現代化軍隊對抗,無意是暴虎馮何。余清芳這支激昂慨的反抗軍,其實可說是清末「義和團」的台灣版,註定失敗是無庸置疑。日本的大砲車隊轟隆隆經過大目降進入噍吧哖去轟擊反抗軍,余清芳與江定敗退內山,見情勢不可為,逐漸定解散群眾。8月21日,余清芳一型8人由度到今楠西鄉紹興村,翌日為該村村民詐捕送交噍吧哖支廳。逃入嘉義竹崎山區的羅俊於6月底被捕獲,9月6日遭處絞刑。余清芳也於9月23日被處絞刑。將定則隱匿於山區數月,最後日本當局動員地方士紳,以「從寬處置」為條件向他誘降,將定信...
意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料想不到。[例]一向小氣的他竟然慨解囊,令所有人大感意外。
倒屐相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7∼217),字仲宣,三國魏山陽高平人。東漢末避亂,依劉表於荊州。後仕魏,官至侍中。擅長辭賦,所作慨悲涼,深刻感人,為建安七子之冠冕。作品有〈登樓賦〉、〈七哀〉詩等。 (5) 屣:音ㄒ|ˇ,鞋子。
磊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形容胸懷坦蕩,心地光明。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明詩》:「慨以任氣,磊落以使才。」清.洪昇《長生殿》第一○齣:「壯懷磊落有誰知,一劍防身且自隨。」
激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激揚奮發。《聊齋志異.卷一一.段氏》:「觀其慨激發,吁!亦傑矣哉!」也作「激奮」。
悲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悲慘雄壯。《後漢書.卷八○.文苑列傳下.禰衡》:「聲節悲壯,聽者莫不慨。」《老殘遊記》第一○回:「聽那角聲,吹得嗚咽頓挫,其聲悲壯。」
辛棄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統治集團的屈辱投降進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藝術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熱情洋溢,慨悲壯,筆力雄厚,與蘇軾並稱「蘇辛」。 詩作辛棄疾善詩文,但以詞明世。其《稼軒詞》還六百二十餘首,無論數量之富,質量之優,皆冠兩宋。《稼軒詞》向來被人稱為「英雄之詞」。這些詞主要表現了詞人以英雄自許,以恢復中原為己任的壯志豪情。他時常回憶起少年十突入金營,生擒叛徒張安國的英雄事蹟。辛棄疾這類「英雄之詞」,大都是情感激昂悲壯,風格沉鬱雄放。此外,辛棄疾也有寫一些鄉村景物和田園情趣的詞,如《清平樂.村居》。辛棄疾的詞也不乏風...
敵愾同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同仇敵愾」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同仇敵愾」係由「同仇」及「敵愾」二語組合而成。 「同仇」出自《詩經.秦風.無衣》,內容是說:即使沒有足夠的衣服,仍然可以共穿戰袍,整理武器,一起殺敵。描述了慨赴戰的志氣,反映戰士之間的友誼,從穿衣到殺敵,都願意患難與共。 「敵愾」則是出自《左傳.文公四年》,內容敘述甯武子婉轉批評了魯國僭用天子的歌樂。衛國的甯武子到魯國訪問,文公設宴款待,席間文公命樂工們演奏〈湛露〉和〈彤弓〉兩首詩歌。甯武子沒有辭謝,也沒有賦詩應和,按當時的外交禮節而言,是很失禮的。於是文公派管理禮賓事務的官員私下探問原因,甯武子說:「我以為那兩首詩歌是樂工為了練習而演奏的,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齒根肉。《廣韻.平聲.欣韻》:「齦,齒根肉也。」如:「牙齦」、「齒齦」。漢.揚雄《太玄經.卷三.密卦》:「琢齒依齦,三歲無君。」晉.范望.注:「脣齒相附,脣亡齒寒,故依齦齦哂也。」宋.文天祥〈滿江紅.試問琵琶〉詞:「想男兒慨,嚼穿齦血。」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