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0.018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歌功頌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薰育戎狄攻之,欲得財物,予之。已復攻,欲得地與民。民皆怒,欲戰。古公曰:「有民立君,將以利之。今戎狄所為攻戰,以吾地與民。民之在我,與其在彼,何異。民欲以我故戰,殺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為。」乃與私屬遂去豳,度漆、沮,踰梁山,止於岐下。豳人舉國扶老攜弱,盡復歸古公於岐下。及他旁國聞古公仁,亦多歸之。於是古公1>乃貶2>戎狄3>之俗,而營築城郭室屋,而邑別居之4>;作五官5>有司。民皆歌樂之,頌其德。 〔注解〕 (1) 古公:即周太王。周文王姬昌之祖父。初居邠,為避狄人侵擾,遷於岐山下之周原,邠人皆追隨,乃於其地立國,國號周。武王時,追尊為太王。 (2) 貶:減少、減損。此處有變革之意。 (...
椎心泣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新唐書.卷二二四.叛臣列傳上.僕固懷恩傳》:「陛下不垂明察,欲使忠直之臣,陷讒邪之黨,臣所為拊心泣血者也。」 參考詞語︰叩心泣血注音︰ㄎㄡˋ ㄒ|ㄣ ㄑ|ˋ ㄒ|ㄝˇ漢語拼音︰kòu xīn qì xiě釋義︰叩、敲打。「叩心泣血」猶「椎心泣血」。見「椎心泣血」條。 01.《宋書.卷一.武帝本紀上》:「凡在有心,誰不扼腕?裕等所以叩心泣血,不遑啟處者也。」 02.明.張居正〈再乞歸葬疏〉:「此臣之所以叩心泣血,呼天乞憐而不能自已者也。」
大逆不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大逆無道注音︰ㄉㄚˋ ㄋ|ˋ ㄨˊ ㄉㄠˋ漢語拼音︰dà nì wú dào釋義︰即「大逆不道」。見「大逆不道」條。 01.《史記.卷八.高祖本紀》:「天下共立義帝,北面事之。今項羽放殺義帝於江南,大逆無道。」(源) 02.三國魏.鍾毓〈奏誅李豐等〉:「豐等謀迫脅至尊,擅誅冢宰,大逆無道,請論如法。」 參考詞語︰罪逆不道注音︰ㄗㄨㄟˋ ㄋ|ˋ ㄅㄨˋ ㄉㄠˋ漢語拼音︰zuì nì bù dào釋義︰猶「大逆不道」。見「大逆不道」條。 01.《史記.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列傳》:「武安又盛毀灌夫所為橫恣,罪逆不道。」
肆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任意。《韓非子.八說》:「人臣肆意陳欲曰俠,人主肆意陳欲曰亂。」《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凡所為貴有天下者,得肆意極欲。」也作「肆志」。
志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知識、體能、勞力、經驗、技術、時間等貢獻社會,不以獲取報酬為目的,以提高公共事務效能及增進社會公益所為之各項輔助性服務。二、志願服務者(以下簡稱志工):對社會提出志願服務者。三、志願服務運用單位:運用志工之機關、志願服務法機構、學校、法人或經政府立案團體。 志工與義工的分別「義工」是義務工作,在休假或工作休閒的空餘時間,從事不支薪的服務工作;「志工」則將付出、服務人群作為志向,不計較時間、代價、體力的付出,願意排除萬難,並且以歡喜心投入。 志工種類根據台灣公益資訊中心網站的整理,現今台灣社會所擁有的志工服務種類分為:行...
指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對部屬或晚輩說明處理事情的原則和方法。《三國演義》第一○二回:「杜叡等二人在谷中監督匠作,依法製造,孔明每日往來指示。」《紅樓夢》第一四回:「因此也不把眾人放在眼裡,揮霍指示,任其所為,目若無人。」
功能性評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因後果,操弄變相對問題行為進行分析,直接提出合宜的介入方案。3. 把問題行為當成一種語言,主張人有所為而為;也就是說每一個行為都有其目的。4. 問題行為的主要來源是家庭、學校及社會環境。5. 設法提出對當事人有益的資訊,其功能有四:了解問題行為出現及維持的原因、預測何種情境下問題行為會部會出現、找出預防問題行為出現的方法,及設計問題行為出現時的對策。 三、步驟Ronald.L.Taylor指出實施功能性評量的步驟共有下列六點:1.謹慎界定問題行為。2.確認可預測或在行為發生前會立即出現的變項。3.確認行為發生後立即出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煩悶、鬱悶。《禮記.問喪》:「哭踊無數,惻怛之心,痛疾之意,悲哀志懣氣盛。」《資治通鑑.卷二五一.唐紀六十七.懿宗咸通十年》:「龐勛憂懣不知所為,但禱神飯僧而已。」
盡力而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盡心力而為之,後必有災。」指用盡所有的力量去做。《痛史》第八回:「但我看得目下決難挽回,丞相可去盡力而為。」
情非得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作所為乃受情勢逼迫,非出於自願。《鏡花緣》第六十二回:「適才躲避桌下,自知失儀露醜,實係情非得已,諸位姐姐莫要發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