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6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4.84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偷取、竊取。亦指用不正當的手段謀取。如:「掩耳盜鈴」。《荀子.不苟》:「是姦人將以盜名於晻世者也,險莫大焉。」
所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某些人所說的。有不承認、不贊同的意思。[例]商店所謂特賣,其實有些是商人出清庫存貨品的手段
敲門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取磚塊,將門打開,門既得入,磚便無用。故用敲門磚來比喻暫時借用作獵取名利或達成目的的工具或手段。[例]近年來,許多人將專業證照視為求職的敲門磚。
有志竟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宋.陳著〈代天寧寺起大殿疏〉:「報恩係四明甲剎,平地上突起山林。正殿邽三世如來,半天裡翬飛棟宇,無奈劫風扇燎,盡隨烈焰歸空。數百年好介規模,幾時得復?萬般事在人手段,有志竟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以不正當的手段奪取君位或權力地位。《孟子.萬章上》:「而居堯之宮,逼堯之子,是篡也,非天與也。」《後漢書.卷一四.宗室四王三侯傳.齊武王縯傳》:「自王莽篡漢,常憤憤,懷復社稷之慮。」
見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計謀、手段。《西遊記》第三五回:「那魔不知是個見識,只道是句老實言語。」
欲擒姑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欲擒故縱」。見「欲擒故縱」條。01.《官場現形記》第五一回:「列位看官看到此處,以為刁邁彭拿筆據交還與張太太,一定又是從前騙蓋道運札子的手段來?豈知並不如此,他用的,乃是欲擒姑縱之計。」
巧取豪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巧妙的手段騙取,或倚仗權勢強行奪取。多用以形容不擇手段的奪取權、財。如:「在法治社會中,不允許有巧取豪奪的情況發生。」也作「巧偷豪奪」。
籠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籠與絡,均為羈絆動物的器具。引申為以權術或手段統御他人。《宋史.卷四三五.儒林傳五.胡安國傳》:「自蔡京得政,士大夫無不受其籠絡。」
勢不兩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六國的聯合,於是分別利誘六國與秦國親善。當遊說楚王時,他以秦、楚二強若欲相爭而無法並存,則秦必採軍事手段使楚岌岌可危作為要脅,而欲迫使楚國改與秦國聯合。其中也用到「勢不兩立」一語。後來「勢不兩立」演變為成語,用來比喻敵對的雙方不能同時並存。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