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0.943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軍人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智、仁、勇三種要素合成的軍人精神。如:「抗戰期間,國軍官兵不畏艱難,奮勇作戰,充分表現軍人魂的特質。」
蕭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轉交給了另外一個男人——作家端木蕻良。蕭紅肚裡懷著蕭軍的孩子最後夭折,了斷他與蕭軍的最後的緣份。 抗戰爆發後,上海淪陷,蕭紅到了香港。由於被迫東躲西藏,加之醫院藥物匱乏,蕭紅的肺結核日益嚴重,本來就虛弱的身體逐漸走向了崩潰。重病之中的蕭紅因為與端木蕻良沐浴在愛情的陽光中,仍然樂觀開朗。 二.風格  蕭紅文中是以她的生活材料,細膩描繪鋪寫細瑣的內容,原本就不為情節的推展而設,非以戲劇高潮取勝,而自呈抒情美感。她擅用對比的技法,在繁華中映襯出寂然,通過童話化、繪畫式的語言,一則是加強這對比效果,另有荒涼寥落之功,擅於修辭...
後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戰爭時遠離戰火的地區。相對於前線而言。[例]抗戰時,許多學校紛紛遷往後方,希望能讓學生繼續完成學業。
遷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遷移國都。[例]對日抗戰期間,國民政府遷都重慶。
陸軍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三十六年,國民政府為紀念陸軍在八年抗戰中英勇作戰的精神,遂訂定七月七日抗戰開始之日為「陸軍節」。至四十四年,併入九三軍人節舉行紀念。
巴丹半島(Bataan Peninsula)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胡樸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78~1947)原名韞玉,字仲民,安徽涇縣人。早年入同盟會,曾任《南社》、《國粹學報》、《上海民立報》、《民國日報》編輯,抗戰時期的正論社社長及勝利後的上海通志館館長。精通文字學,著有《文字學研究法》、《中國文字學史》、《中國訓詁學史》、《樸學齋詩文集》等。
臺灣光復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灣自甲午戰爭失敗割讓給日本後,至民國三十四年對日抗戰勝利,臺灣始告光復。中央政府於九月九日在南京接受日本投降,臺灣地區的受降典禮則於十月二十五日在臺北舉行,因此便將十月二十五日定為臺灣光復節。簡稱為「光復節」。
蔣方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82~1938)字百里,浙江省海寧人。名軍事家。日本士官學校畢業,曾任軍事委員會最高顧問,歷任陸軍大學代理校長、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校長,終身致力國防建設。著有《國防論》、《東方文化史及哲學史》、《抗戰之前因後果》等;並譯有英國斯邁爾的《職分論》、日文《我之自覺史》、《歐洲文藝復興史》。後人編輯為蔣百里全集。
一代儒宗-熊十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南京從歐陽竟無學佛教唯識學,並和柳詒徵、湯用彤等人交遊。後逐漸離開佛教唯識學,形成自己的一套觀點。抗戰時期,繼續著述講學。抗戰末期出版的《新唯識論》語體文本和《讀經示要》是他的思想成熟、體系完成的標誌。1949年後,繼續被聘為北京大學教授,著有《原儒》、《體用論》、《明心篇》等。1968年5月23日在上海辭世,死因是受到紅衛兵日夜不停迫害,癲狂而亡;終年84歲。 哲學觀點: 體用不二、心物不二、能質不二、天人不二。人與天地萬物同具仁心本體,內...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