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41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福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救濟民生的人。宋.秦觀〈鮮于子駿行狀〉:「復除公為京東轉運使,溫公曰:『……聚斂之後,民不聊生,煩子駿往救之耳。』比公行,又謂所親曰:『福星往矣。』」
巴比倫王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而當時漢摩拉比的人民被分為三個階級,其訂定的刑罰也因身分階級不同而有所差異;漢摩拉比法典也有許多救濟受害者的相關規定;除此之外,漢摩拉比法典最為人知的,就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復仇方式。復仇在當時被視為一件十分神聖的事,如果不報復會被視為是家族或朋友之恥(註二)。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巴比倫王國Keyword:Babylonian Empire 參考資料曾秉赫(2011)。圖解世界七大古文明(初版)。新北市:華威國際。P.50-51(註一)黃碧君 譯(2005)。圖解古文明(初版)。台北市:易博士文化出版。P.54...
長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救濟貧苦。《管子.輕重甲》:「死而不葬者,予之長度。」
老而益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ㄨㄥˇ,甘肅省的簡稱。 (6) 斛:音ㄏㄨˊ,量詞。古代計算容量的單位。 (7) 施賑:施捨財物救濟貧苦之人。賑,音ㄓㄣˋ。 (8) 班:分送。
納稅義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憲法》,台北:元照,2011年9月五版,頁358-360。註2:羅文苓,<第二次納稅義務制度及其救濟--我國法與日本法為比較研究-->,2005。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納稅義務
濟弱扶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救濟扶助弱小或遭到危難的人或國家。《隋唐演義》第四回:「更喜新娶妻張氏,奩中頗有積蓄,得以散財結交,濟弱扶危。」也作「濟弱扶傾」。
善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古代的一種公益機構。由慈善人士捐錢合建,並共同經營,專門辦理各種救濟工作。《老殘遊記》第二○回:「魏謙抵死不肯收,聽其自行捐入善堂了。」
老而彌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ㄨㄥˇ,甘肅省的簡稱。 (6) 斛:音ㄏㄨˊ,量詞。古代計算容量的單位。 (7) 施賑:施捨財物救濟貧苦之人。賑,音ㄓㄣˋ。 (8) 班:分送。
道濟天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懷先王之道,足以救濟天下之蒼生。《易經.繫辭上》:「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
扶傾濟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幫助境遇困難的人,救濟弱小者。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四折:「你若肯扶傾濟弱,我便可回嗔作笑,一會價記著想著念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