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2.999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具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詩經.小雅.節南山》:「赫赫師尹,民具爾瞻。」為民眾所瞻仰。《三國志.卷二四.魏書.高柔傳》:「今公輔之臣,皆國之棟梁,民所具瞻。」《文選.任昉.齊竟陵文宣王行狀》:「道冠民宗,具瞻惟允。」
卉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絺葛製成的衣服。為蠻夷之服。唐.柳宗元〈柳州新修文宣王廟碑〉:「惟柳州古為南夷,椎髻卉裳。」也稱為「卉服」。
丁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丁,成年男子。口,女子及未成年男子。丁口指人口。《北齊書.卷四.文宣帝紀》:「丁口減於疇日,守令倍於昔辰,非所以馭俗調風,示民軌物。」
仁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仁德的聲譽。《文選.揚雄.羽獵賦》:「仁聲惠於北狄,武誼動於南鄰。」《文選.任昉.齊竟陵文宣王行狀》:「未及下車,仁聲先洽。」
要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概要、綱領。《南齊書.卷四○.武十七王傳.竟陵文宣王子良傳》:「移居雞籠山邸,集學士抄五經、百家,依皇覽例為四部要略千卷。」
門到戶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挨家挨戶去解說,使人人皆知。《晉書.卷七三.庾亮傳》:「雖陛下二相明其愚款,朝士百僚頗識其情,天下之人安可門到戶說使皆坦然邪!」《文選.任昉.齊竟陵文宣王行狀》:「編戶殷阜,萌俗繁滋,不言之化,若門到戶說矣!」
懷德畏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君王或上司既感念其恩德又畏懼其威嚴。《北齊書.卷四.文宣帝紀》:「懷德畏威,向風請順。」唐.高宗〈大唐紀功頌〉:「生擒建德,徇於城下,靦顏流汗,曾無解揚之言,懷德畏威,翻有蒯通之說。」
木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依母親生前形狀刻製的木像。《南史.卷八.梁元帝本紀》:「始居文宣太后憂,依丁蘭作木母。」
賦食行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供給飲食。《南史.卷四四.齊武帝諸子傳.竟陵文宣王子良傳》:「子良敬信尤篤,數於邸園營齋戒,大集朝臣眾僧,至賦食行水,或躬親其事。」
噂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聚譏議。《南齊書.卷四○.武十七王傳.竟陵文宣王子良傳》:「士女呼嗟,易生噂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