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後進之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張祖希欲相識,自可見詣。」甯1>謂曰:「卿風流雋望2>,真後來之秀。」忱曰:「不有此舅,焉有此甥!」既而甯使報玄,玄束帶造之,始為賓主。 〔注解〕 (1) 甯:范甯(西元339∼401),字武子,南陽順陽(今河南淅川東)人,東晉經學家。曾任豫章太守。推崇儒學,反對何晏、王弼等的玄學。所撰《春秋榖梁傳集解》十二卷,是今存最早的《榖梁傳》注解,收入《十三經注疏》中。 (2) 風流雋望:指英俊傑出才智出眾的人物。雋,音ㄐㄩㄣˋ,今同俊。 ◎2《晉書.卷四三.郭舒列傳》郭舒字稚行。幼請其母從師,歲餘便歸,粗識大義。鄉人少府范晷、宗人武陵太守郭景,咸稱舒當為後來之秀,終成國器。〔參考資料〕另可參考:...
聲淚俱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聲淚俱下」之典源,提供參考。 《晉書.卷七六.王廙列傳》彬字世儒。……中興建,稍遷侍中。從兄敦舉兵入石頭,帝使彬勞之。會周顗遇害,彬素與顗善,先往哭顗,甚慟。既而見敦,敦怪其有慘容,而問其所以。彬曰:「向哭伯仁,情未能已。」敦怒曰:「伯仁自致刑戮,且凡人遇汝,復何為者哉!」彬曰:「伯仁長者,君之親友,在朝雖無謇諤,亦非阿黨,而赦後加以極刑,所以傷惋也。」因勃然1>數敦2>曰:「兄抗旌3>犯順4>,殺戮忠良,謀圖不軌,禍及門戶5>。」音辭慷慨,聲淚俱下。 〔注解〕 (1) 勃然:因發怒而臉色突變的樣子。 (2) 敦:王敦(西元266∼324),字處仲,東晉臨沂人,王導的從兄,晉武...
受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承受禪讓的帝位。三國魏.曹植〈責躬〉詩:「受禪于漢,君臨萬邦。」唐.陳鴻《長恨傳》:「既而玄宗狩成都,肅宗受禪靈武。」
遺臭萬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遺臭萬年」之典源,提供參考。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尤悔》桓公1>臥語2>曰:「作此寂寂3>,將為文、景4>所笑!」既而屈起坐曰:「既不能流芳後世5>,亦不足復遺臭萬載邪?」 〔注解〕 (1) 桓公:桓溫(西元312∼378),字元子,東晉龍亢人。初拜駙馬都尉,定蜀,滅成漢。攻前秦,因破姚襄有功,官至大司馬;與前燕慕容垂戰於枋頭,大敗而還。後廢帝奕,立簡文帝,陰謀篡奪,專擅朝政,威勢顯赫,意欲受禪,未成,旋以疾卒。 (2) 臥語:躺著說話。 (3) 寂寂:落寞而無所作為。 (4) 文、景:指晉文帝司馬昭、晉景帝司馬師。司馬昭(西元211∼265),字子上,三國魏溫縣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搥打。《列子.黃帝》:「既而狎侮欺詒,攩㧙挨抌,亡所不為。」
瞻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烏鴉聚集於在位的小人之屋,人民當求明君而歸服。語出《詩經.小雅.正月》:「瞻烏爰止,于誰之屋?」後用以比喻因亂世而無所歸依的人民。《後漢書.卷六八.郭太傳》:「太傅陳蕃、大將軍竇武為閹人所害,林宗哭之於野,慟。既而歎曰:『人之云亡,邦國殄瘁。瞻烏爰止,不知于誰之屋耳。』」宋.蘇軾〈五色雀〉詩:「我窮惟四壁,破屋無瞻烏。」
衰當益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隴漢5>閒,常謂賓客曰:「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因處田牧,至有牛馬羊數千頭,穀數萬斛6>。既而歎曰:「凡殖貨財產,貴其能施賑7>也,否則守錢虜耳。」乃盡散以班8>昆弟故舊,身衣羊裘皮褲。 〔注解〕 (1) 督郵:職官名。漢置。為郡守佐吏,掌督察糾舉所領縣吏官員違法之事。 (2) 司命府:司命,職官名。新莽置,主掌軍事。 (3) 援:馬援(西元前14∼西元49),字文淵,東漢茂陵人。初依隗囂,後歸光武,拜伏波將軍,平交趾。世稱「馬伏波」。 (4) 北地:北方邊塞地區。 (5) 隴漢:指與漢朝交界的西方地區。隴,音ㄌㄨㄥˇ,甘肅省的簡稱。 (6) 斛:音ㄏㄨˊ,量詞。古代計算...
食少事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進食少而事務繁多。《三國演義》第一○三回:「懿顧謂諸曰:『孔明食少事煩,其能久乎?』」清.金聖歎〈西廂記序〉:「既而又因感激三顧,許人驅馳,食少事煩,至死方已。」
後起之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張祖希欲相識,自可見詣。」甯1>謂曰:「卿風流雋望2>,真後來之秀。」忱曰:「不有此舅,焉有此甥!」既而甯使報玄,玄束帶造之,始為賓主。 〔注解〕 (1) 甯:范甯(西元339∼401),字武子,南陽順陽(今河南淅川東)人,東晉經學家。曾任豫章太守。推崇儒學,反對何晏、王弼等的玄學。所撰《春秋榖梁傳集解》十二卷,是今存最早的《榖梁傳》注解,收入《十三經注疏》中。 (2) 風流雋望:指英俊傑出才智出眾的人物。雋,音ㄐㄩㄣˋ,今同俊。 ◎2《晉書.卷四三.郭舒列傳》郭舒字稚行。幼請其母從師,歲餘便歸,粗識大義。鄉人少府范晷、宗人武陵太守郭景,咸稱舒當為後來之秀,終成國器。〔參考資料〕另可參考:...
格格不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格格不入」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陸九淵〈與徐子宜書〉其二(據《象山全集.卷五》引)婺女之行道經上饒,往往聞說其守令無狀,與臨川大不相遠。既而,聞景明劾罷上饒、南康二守,方喜今時監司乃能有此,差強人意。劉文潛作漕江西,光前絕後,至其帥湖、廣,乃遠不如在江西時,人才之難如此。某人始至,人甚望之。舊聞先兄稱其議論,意其必不碌碌,乃大不然。明不足以得事之實,而姦黠得以肆其巧;公不足以遂其所知,而權勢得以為之制。自用之果,反害正理。正士見疑,忠言不入,護吏而疾民,陽若不任吏而實陰為所賣。姦猾之謀,無不得逞;賄賂所在,無不如志。聞有一二行遣,形若治吏而偽文詭辭、諂順乞憐者,皆可回其意。下人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