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510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白居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長恨歌》,《琵琶行》。《長恨歌》描寫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悲劇故事。前半篇對唐玄宗的好色荒淫,不理朝政而導致安史之亂有所諷刺,這是引起「長恨」的原因。後半篇卻以充滿同情筆法描寫唐玄宗的相思之情,使全詩的主題思想從諷刺轉為同情和美化李,楊的執著愛情。這是長恨的正文。在藝術的表現上,前半篇寫實,後半篇穿插虛構的情節和幻想的仙境。全詩語言聲調優美,抒情和敘事交融一體,有很高的藝術成就。白居易的詩歌平易淺進,勇於將白話併入詩中,將老舊的詩詞格式進行改造,甚至連鄉下的老婆婆都能懂(即俗諺老嫗能解),因此在當時已經流播很廣,甚至遠...
雍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溺在閒情逸致當中,不允許他舞文弄墨,專事吟詩唱合。因此,他沒有留給後人多少學術性的論著,其著作大多與朝政有關,或出於時事而著,如《朋黨論》、與《大義覺迷錄》。但從那些大量的散文式上諭中,不難看出雍正具有相當的文學功底和文字表達能力,其上諭動輒數百數千言,書寫都很整潔,文字流暢,間有口語,稍加整理就成一篇政治性散文。雍正這種出口成章、下筆成文的才華,在清代列帝中是罕見的,其學問可能也不下於乃父,遠不及康熙的則是在武藝騎射方面。在雍正執政的十三年中,所批閱的奏摺,最保守的看法,至少約有二萬二千餘件;部本、通本十九萬餘件。硃諭...
貞觀之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貞觀,唐太宗的年號。唐太宗在貞觀年間知人善任,舉用房玄齡、杜如晦、魏徵等賢才,並容納大臣直諫,批評朝政。在制度上明白劃分尚書、中書、門下三省的職權,相互配合,發揮制衡作用,杜絕集權弊端,並肅清吏治,減輕刑罰,重視人民疾苦。因此社會秩序安定,國勢昌盛,締造了中國歷史上光輝燦爛的太平盛世,史稱為「貞觀之治」。
逼人咄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襲爵南郡公,東晉譙國龍亢人。安帝隆安二年,兗州刺史王恭和荊州刺史殷仲堪起兵,玄響應。安帝元興二年執掌朝政,稱帝,國號楚。後為劉裕、劉毅起兵討伐,玄兵敗西逃,為益州兵所殺。 (2) 殷荊州:殷仲堪(?∼西元399),東晉陳郡長平人。能清言,善屬文。與王恭共起兵,桓玄響應。後中朝廷離間計,與桓玄一戰兵敗,被逼自殺。 (3) 語次:交談告一段落。次,停止。 (4) 了語:一種類似「聯句」的文字遊戲,指說到盡頭,了無餘義的話。 (5) 顧愷之:西元341∼402,字長康,小字虎頭,晉無錫人。博學有才氣,善繪畫,有才絕、藝絕、痴絕三絕之稱。多作人物肖像及神仙、佛像、動物、山水等。存世作品中以「女...
衰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衰弱、衰落、不興旺。三國魏.鍾會〈移蜀將吏士民檄〉:「往者漢祚衰微,率士分崩。」《三國演義》第九回:「方今國運衰微,朝政錯亂。」
陳永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被迫辭官退隱,也導致馮、劉後來政變的成功。(註2)同年七月陳永華染上風寒,不久便撒手人寰,鄭氏王朝的朝政也漸趨敗壞。 施行政策 內政陳永華認為由於臺灣尚有許多地區未開發,不適合直接套用明朝制度,因此設立兩州一府,並且以保甲制度維持治安。此外,接續鄭成功的開墾政策,鼓勵中國移民參與開墾、引進新技術,並鼓勵種植蔗、米、製鹽等。 教育永曆19年(1665)在承天府設立孔廟,代表漢人教育體系與價值的建立,設置地方─中央不同的學校教育制度,推行科舉考試。 經濟貿易開墾所穫物產除了自給之外,也用於經營海外貿易,尤其是與英國東印度公司...
曾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業。著作:  曾鞏自己著作很多,《元豐類稿》、《續元豐類稿》、《外集》、《隆平集》、《雜職》、《宋朝政要策》等,傳行於世,膾炙人口。此外,還著有《衛道錄》、《大學稽中傳》、《禮經類編》、《詩經教考》、《范數觀通》、《洪范皇極注》、《邊情十五義》等,為後人留下了一批寶貴的歷史遺產。評價: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西樓》海浪如雲去都回,北風吹起數聲詩,朱樓四面鉤疏箔,臥看千山急雨來。《南城》“雨過橫塘水滿堤,亂山高下路東西,一番桃李花開盡,惟有青青草色齊。
杜漸防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防微杜漸」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東漢和帝即位時只有十歲,由竇太后臨朝聽政。因為和帝並非竇太后親生的兒子,所以太后處心積慮地架空和帝,培養娘家的勢力。她讓自己的哥哥竇憲當上大將軍,掌握軍權,其他的三個兄弟竇篤、竇景、竇環也都封侯進爵,朝政幾乎都由竇氏的親人、姻親所把持,甚至連地方的官員都是由竇家所安排的,權傾一時。當時的司徒丁鴻,對竇氏專權禍國十分不滿,是少數沒有向竇氏低頭的大臣。那時剛好發生了日蝕,丁鴻藉機向和帝上書,希望和帝能夠壓抑竇氏。他引《詩經》的話說:「現在上天已經用災異之象來警告我們,我們不能遊戲豫樂,不當回事。」希望和帝能親攬政權,從小處防範弊病,並制止它逐漸擴大,這樣...
偽君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表面像是好人,其實是欺世盜名的人。《宋季三朝政要.卷一.理宗寶慶二年》:「真德秀乃真小人,魏了翁乃偽君子。」
淋漓透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太監,名叫劉若愚,頗有才學,被當紅太監李永貞招攬,從事主筆為文的工作。李永貞與魏忠賢一批人,仗勢干預朝政,結黨營私,劉若愚心知肚明,不敢有所反抗。魏忠賢失勢後,其黨羽都遭誅殺,劉若愚也遭彈劾入獄。李清在作官時,偶然讀到他在獄中所寫的《酌中志略》,感嘆他才識廣博,卻身不由己,最後被牽連而死於獄中,實在可惜。李清認為他這本書的價值極高,除了講到皇宮內的大小制度外,也將當時魏忠賢與熹宗乳母客氏的驕橫胡為,描寫得十分生動。後來原文中的「淋漓盡致」被摘出成為成語,用來形容語言或文章表達得非常透澈,亦用於形容表現生動逼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