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條紋震旦光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殼體爲不等邊四邊形,膨脹,厚重。殼體圍繞一個花邊形的窄邊。後緣有一個撅嘴形的尾板。殼表的前半端有七條長短不同的橫肋及一個倒立三角錐形的眼晶體。後端覆有大網紋,網孔形狀不一致。後背緣生有一個突出的貓耳朶。
條紋雙線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形小,圓柱狀。上頜向後延伸至瞳孔前緣下方;雄魚吻部長於雌魚;齒小,上下頜具椎形齒;鋤骨及腭骨前端具齒群。眼眶上緣觸角短,呈葉狀。鼻瓣膜為葉狀。後顳骨枝稍呈”I”形。頤部感覺孔 3-5 +1 + 3-5。頭部除了頸部具鱗片之外,其餘部分無鱗。體櫛鱗,尾柄圓鱗,胸鰭基部、頰部及腹側無鱗。側線不連續,分為前後二段,前段側線為孔鱗12-17個,孔鱗側線從胸鰭基後方即稍下降,末端位於第二背鰭中央下方;後段側線具2列缺刻鱗14-20個,末端止於尾柄。側線上鱗列 4 + 1 + 4。D. III+XI-XV+7-11; A. I+16-20; P. ii + 6-8 + viii (15-17);L.l....
條紋線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橢圓形,側扁。頭中大。眼大,吻長約等於眼徑。淚骨及眶後骨區不具棘;前鰓蓋骨4棘。口略小,斜裂,下頜略突出於上頜。頭體皆無鱗片。背鰭起點延伸至眼上方,硬棘粗長,一般具XV,背鰭第I棘短小;第II棘最長,各棘間之鰭膜具深缺刻,軟條8-9;臀鰭硬棘III,軟條5-6;胸鰭略短,無游離鰭條,後端只可達肛門處,鰭條12。體及各鰭一致為黃褐色至淺紅色,有時具鮮紅色的斑駁散在體側上;頭、體及各鰭上則散布小暗斑或斑駁。有些學者(Nakabo, 2002)將此魚種併入前鰭鮋科(Tetrarogidae)。
條紋新扇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頭胸甲背面中央稍隆,表面光滑,分區不明,前側區凹陷,前側緣為上翻之鋒銳隆脊,為模糊缺刻分為四葉,額緣甚突出,為中央缺刻分為兩葉,各葉由內向外稍往後傾斜。頭胸甲後側緣內凹。螯足粗壯,右螯稍大於左螯,掌節背緣及背內側緣各具縱行隆脊,腹緣呈圓鈍隆脊;指部末梢尖銳。步足細長,表面光滑,長節前緣呈稜脊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呈細長形狀的。[例]條紋、條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體呈現如線條的紋路。如:「水紋」、「皺紋」。
刺染花紋圖案。如:「紋身」、「紋眉」。
狐假虎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知獸之畏己而走,以為畏狐也。 〔注解〕 (1) 虎:一種形似貓而體形碩大的動物,全身黃褐色,具黑色條紋。性凶猛。獨居,善游泳。於夜間狩獵,以鹿、羊、豬等為食。 (2) 狐:一種形似犬的動物,較犬而小,體瘦,面部較長。吻尖突,耳朵三角形。尾大而長,毛多為赤黃色。性聰明敏感,喜食野鼠、鳥類、家禽等。 (3) 長百獸:為百獸之長,即作百獸之王。長,音ㄓㄤˇ。 (4) 逆:違逆,違背。 (5) 走:逃跑。〔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戰國策.楚策一》、《春秋後語》(據《太平御覽.卷九○九.獸部二一.狐》引)、漢.劉向《新序.卷二.雜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物體面上凸起的條紋。如:「稜角」。宋.蘇軾〈鹽官部役戲呈同事兼寄述古〉詩:「新月照水水欲冰,夜霜穿屋衣生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條紋、紋路。如:「肌理」、「紋理」。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一○.物異》:「建城縣出燃石,色黃理疏,以水灌之則熱,安鼎其上,可以炊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動物名。哺乳類食肉目貓科。形似貓,全身黃褐色,具黑色條紋。性凶猛。獨居,善游泳。於夜間狩獵,以鹿、羊、豬等為食。俗稱為「老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