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06.2489 ms
共 1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竿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細長的竹竿。[例]大樹下,一群小孩正拿竿子在黏知了。
|
平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面部朝上躺臥。如:「午餐後,工人們總喜歡平躺在樹蔭下小睡片刻。」
|
散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排遣愁悶。唐.白居易〈酬夢得比萱草見贈〉詩:「杜康能散悶,萱草解忘憂。」《紅樓夢》第四一回:「賈母因要帶著劉姥姥散悶,遂攜了劉姥姥至山前樹下盤桓了半晌。」
|
教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宗教的創始者。如佛教的釋迦牟尼,回教的穆罕默德。[例]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經過六年苦修,終於在菩提樹下悟道。
|
李下瓜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像走經瓜田,如果彎腰去整理鞋子,就難免會讓人懷疑:是否在借此來掩飾偷摘瓜果的行為呢?同樣的,走到李子樹下,如果舉手來整理頭上的帽子,難免會讓人起疑:是否在借此而偷採樹上李子呢?如果我們走經瓜田不納履,來到李樹下,不正冠,自然就不會引人猜疑了。後來就從這首詩演繹出「瓜田李下」這句成語,成為「惹人嫌疑」的代稱。
|
日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每日、每天。《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八出》:「剝人牛,殺人犬,是我日逐營生。」《儒林外史》第一回:「見那闖學堂的書客,就買幾本舊書,日逐把牛拴了,坐在柳陰樹下看。」也作「逐日」。
|
三不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種不歸家的原因。一說少男少女相好,談笑終日不歸;男女當壯,相聚於樹下,戲笑越軌不歸;父兄議論玄語不歸。典出《管子.輕重丁》。一說為俗稱功不成不歸,名不立不歸,利不就不歸。後比喻流連忘返,樂不思蜀。元.王仲元〈粉蝶兒.雙雁兒聲悲套.尾〉曲:「我每夜伴穿窗月影低,好也羅你快活三不歸。」亦比喻無著落、沒有辦法。元.馬致遠《青衫淚》第二折:「我怕你兩尖擔脫了孤館思鄉客,三不歸翻了風帆下水船,枉受熬煎。」元.陳克明〈粉蝶兒.畫閣蕭疏套.耍孩兒〉曲:「趕蘇卿何處雙通叔,到做了三不歸離魂倩女。」
|
李下無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諺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語,言桃李成熟,人不期而至,樹下自然踏成蹊徑。唐人借李樹與李姓同字,遂反用以稱頌李知遠、李乂為人正直,秉公選舉,無人敢走私門。《全唐詩.卷八七六.語.時人號李知遠語》:「知遠知選,胥吏肅然斂跡,時人號云:『李下無蹊。』」《新唐書.卷一一九.李乂傳》:「進吏部侍郎,仍知制誥。與宋璟等同典選事,請謁不行,時人語曰:『李下無蹊徑。』」
|
桃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桃木刻成的木偶。於除夕時掛桃人於門,可用以驅邪。漢.應劭《風俗通義.卷八.桃梗》:「上古之時,有荼與鬱壘昆弟二人,性能執鬼,度朔山上立桃樹下,簡閱百鬼,無道理,妄為人禍害,荼與鬱壘縛以葦索,執以食虎。於是縣官常以臘除夕,飾桃人,垂葦茭,畫虎於門,皆追效於前事,冀以衛凶也。」也稱為「桃梗」。
|
周夢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白菊花》出版,重回文壇。 觀點他的作品充滿了詩思與禪意的結合,如<還魂草>、<菩提樹下>、<孤峰頂上>;而作者自身悲苦的心境也一一呈現在詩作之中,如<囚>、<天問>,除此之外,詩作對於時間、生命、死亡的思索也不無可見。寫作手法則常使用用典、悖論與黑色修辭法,更是烘托了他苦澀沉重的詩作風格。 著作《孤獨國》為其重要代表作,將人生的坎坷、心境的悲苦融入他的詩中,在《孤獨國》的扉頁上,他曾以奈都夫人的話,題「以詩的悲哀征服生命的悲哀」,可看作是周夢蝶創作心境與藝術風格...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