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0.000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踏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唱歌時以腳踏地為節奏。原為漢、唐時的風俗性歌舞,參與者連臂以腳踏地而歌。臺灣高山族同胞尚存有此種歌舞形式。唐.李白〈贈汪倫〉詩:「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也作「蹋歌」。
舞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跳舞的人。如:「只見會場中,歌聲曼妙,舞者婆娑。」
歌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唱歌的嗓子,亦借指歌聲。[例]同樂會上,音樂老師應同學的要求,上臺一展歌喉。
輕歌慢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柔美舒緩的歌聲舞蹈。《群音類選.官腔類.卷二十一.玉如意記.賞月登仙》:「助人間才子佳人興,輕歌慢舞,任星移斗橫。」也作「輕歌曼舞」。
不自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忍不住、不由自主。如:「聽到這麼美妙的歌聲,使他不自禁的打起拍子來。」
布農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在每年小米播種前舉行,由村里選出八位在過去一年中出草順利、健康平安的好青年,圍著小米種子,以清亮的歌聲祈求年年能豐收。(註三P.144-145) 打耳祭對布農族而言,耳祭是每年最重要的祭典,通常在四到五月間舉行。狩獵是布農族重要的生技活動,同時也是確立個體生命價值,獲取社會認同的方式,也是成年禮儀的必修課程。打耳祭舉行的一個月前,領導者(英雄)會宣布舉行打獵,以準備儀式上所需的鹿耳等。到了儀式舉行的當天,由全年打獵成績最佳的人點火肉。並且熄掉權設中所有的火種,再重新點燃,象徵薪火相傳之意。然後由全聚落男子輪流射鹿耳,每...
繞梁之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歌聲美妙動聽,永留耳中。《文選.陸機.演連珠五○首之一○》:「繞梁之音,實縈絃所思。」也作「餘音繞梁」。
歆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羨慕。如:「她的歌聲如此美妙動人,真叫人歆慕!」
圓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音調婉轉圓潤。如:「他的歌聲圓渾高亢,令人陶醉。」
武城弦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孔子的學生子游出任武城邑令,用禮樂教化百姓。孔子到武城,聽到武城一片弦樂歌聲,便開玩笑說:「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回答說:「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孔子即向同行弟子表示子游的話是對的,自己剛才不過是說笑罷了。典出《論語.陽貨》。後以武城弦歌表示為政者重視禮樂教化,為政得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