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82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迴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迴旋飄浮。如:「他們雄壯的歌聲,迴盪在冷冷的風中。」也作「迴蕩」。
宛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聲音悅耳動聽。[例]她的歌聲宛轉動人,真如黃鶯出谷一般。
逢場作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ì釋義︰猶「逢場作戲」。見「逢場作戲」條。 01.清.趙翼〈題閩遊草後〉詩其四:「舞態酣搖花映肉,歌聲軟度酒生鱗。當場作戲人何限,我是場邊看戲人。」
餘音繞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解釋2 出處3 故事4 補充5 實例6 參考資料 解釋用來形容聽到的樂音之美、或者是歌聲美妙感人,令人回味無窮。 出處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樑欐,三日不絕。 (《列子.湯問》) 故事春秋戰國時,有個女子名叫韓娥,歌唱得非常好,擁有一副人人稱羨的好歌喉。有一次,她有事要前往齊國,因為到了半途盤纏不夠,所以抵達齊國城門雍門時,就在城門口賣唱以賺取食物。因為她的歌聲實在太優美動人了,所以在她離去以後,人們都覺得這美妙的...
嘹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聲音清澈響亮。[例]她的歌聲清脆嘹亮,非常動聽。
殺雞焉用牛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割雞焉用牛刀」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春秋吳國人言偃,字子游,是孔子的學生,以文學著稱。他在擔任魯國武城首長時,用禮樂教化百姓。有一天,孔子到武城,聽到武城一片弦樂歌聲,便微微笑說:「割雞焉用牛刀?」意思是:殺雞何必用宰牛的刀,以此來調侃子游,治理武城這麼一個小地方,還須大費周章地動用禮樂教化嗎?子游聽後則回答說:「我曾經聽老師您說過:『做官的學道,就會愛恤人民;老百姓學道,就會容易接受指揮。』」孔子立即向同行弟子表示子游的話是對的,自己剛才不過是說笑罷了。後來「割雞焉用牛刀」被用來比喻處理小事,毋需大才。
清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聲音清晰悅耳。[例]她的歌聲清脆嘹亮,十分動聽。
悲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悲傷淒涼。[例]在悲愴的歌聲中,大家都忍不住流下淚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發出歌聲。如:「唱歌」、「合唱」。唐.杜牧〈泊秦淮〉詩:「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焉用牛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割雞焉用牛刀」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春秋吳國人言偃,字子游,是孔子的學生,以文學著稱。他在擔任魯國武城首長時,用禮樂教化百姓。有一天,孔子到武城,聽到武城一片弦樂歌聲,便微微笑說:「割雞焉用牛刀?」意思是:殺雞何必用宰牛的刀,以此來調侃子游,治理武城這麼一個小地方,還須大費周章地動用禮樂教化嗎?子游聽後則回答說:「我曾經聽老師您說過:『做官的學道,就會愛恤人民;老百姓學道,就會容易接受指揮。』」孔子立即向同行弟子表示子游的話是對的,自己剛才不過是說笑罷了。後來「割雞焉用牛刀」被用來比喻處理小事,毋需大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