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石枯松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石頭枯裂,松樹老朽。形容經歷時間長久。金.丘處機〈水龍吟.混元南嶽初開〉詞:「吟詠從佗,海移山變,石枯松老。」
林肯(Abraham Lincol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遙不可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歷時久遠,無法期待。如:「十年的時間好像遙不可期,其實一眨眼就過了。」
慧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唐代高僧。(西元680~748)俗姓辛,山東東萊人。曾遊學南洋尋求梵本,歷時十三年,回國後,曾受到唐玄宗的禮遇,頒給「慈愍三藏」的稱號。慧日教法,主要以弘傳淨土為主,主張禪、教、律、淨四者並修,世稱為「慈愍派」。有《淨土慈悲集》、《般舟三昧讚》等傳世。
蛙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及就有類似這種泳式的游泳。1875年08月24日著名游泳運動員 M.韋布採用蛙泳姿勢橫渡英吉利海峽,歷時21小時45分。十九世紀初蛙泳是第一種在游泳比賽中被採用的姿式。但由於蛙泳速度慢,在比賽中相繼又出現了側泳、爬泳、採用蛙泳的人越來越少。直到1904年第三屆奧運會時才把蛙泳與其他姿式分開。1924~1936年期間,蛙泳最大的革新是劃水動作結束後兩臂不再從水中前移,改為由空中移臂但仍採用蛙泳蹬夾腿的動作,出現了蛙泳的變形 - 蝶泳。  1936年國際業餘游泳總會對蛙泳規則作了補充,允許在蛙泳比賽中採用蝶泳技術,於是蝶泳取...
石爛松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引發的感傷,用石頭風化粉碎、松木變成柴火表示時間推移、世事無常。後來這二語被合用成「海枯石爛」,形容歷時長久、意志堅定。如金.元好問〈鷓鴣天.顏色如花畫不成〉詞:「雲聚散,月虧盈。海枯石爛古今情。」又〈西樓〉曲:「海枯石爛兩鴛鴦,只合雙飛便雙死。」至《兒女英雄傳》第一七回:「覺得這事作得海枯石爛,雲淨天空,何等乾淨解脫,胸中十分痛快。」則以「海枯」表示乾淨澈底,「石爛」表示不留痕跡。這種意義現在少用。
礪山帶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如礪石,河如衣帶。語本《史記.卷一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寧,爰及苗裔。』」比喻歷時綿長而久遠。也作「礪帶山河」。
石爛海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石頭風化成土,海水枯乾。形容經歷時間長久。常用為表示意志堅定,永久不變的盟誓之詞。《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四:「你若執迷不從,憑你石爛海枯,此中不可復出了。」也作「海枯石爛」。
鮮得要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前206∼西元220,漢高祖劉邦滅秦,打敗項羽所創立。至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被曹丕篡位而亡,共歷時四百年之久。因其間曾被王莽篡奪,後劉秀又將王莽消滅,重建漢室,故史稱漢光武帝劉秀以前為前漢,以後為後漢。 (6) 騫:張騫(?∼西元前114),字子文,西漢成固人。武帝時以軍功封博望侯,旋拜中郎將,出使烏孫,分遣副使至大宛、康居、大夏等,自此西北諸國方與漢交通,使漢朝能與中亞交流,並打通前往西域的南北兩條通路,並引進優良馬種、葡萄及苜蓿等。
府兵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過西元550年,西魏已把胡漢軍隊混融而一,中期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逐漸崩壞,直至唐玄宗天寶年間取消,改而實行募兵制,前後歷時約二百年。後來的朝代有相似的制度。編成二十四軍,此即府兵制的原型。二十四軍由六柱國大將軍分領。亦即每一柱國大將軍分領四軍;其下設大將軍,各領二軍,各有十二大將軍。大將軍之下設開府儀同三司,各領一軍,共二十四開府儀同三司。一軍分為二團;一團分為二儀同府;儀同府由鄉兵組成,分別由儀同三司、大都督、帥都督指揮。當時擔任柱國大將軍和將軍的大多是胡族,其中亦雜有關中的在鄉豪族。胡族的這些柱國大將軍和大將軍大...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