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對病用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對症下藥」之典源,提供參考。 ※《朱子語類.卷四一.論語.顏淵篇上》1>克己是大做工夫,復禮是事事皆落腔窠。克己便能復禮,步步皆合規矩準繩;非是克己之外,別有復禮工夫也。釋氏之學,只是克己,更無復禮工夫,所以不中節文,便至以君臣為父子,父子為君臣,一齊亂了。吾儒克己便復禮,見得工夫精細。聖人說得來本末精粗具舉。下面四箇「勿」字,便是克與復工夫皆以禮為準也。「克己復禮」,便是捉得病根,對證下藥。仲弓主敬行恕,是且涵養將去,是非猶未定。涵養得到,一步又進一步,方添得許多見識。「克己復禮」,便剛決克除將去。
對證用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對症下藥」之典源,提供參考。 ※《朱子語類.卷四一.論語.顏淵篇上》1>克己是大做工夫,復禮是事事皆落腔窠。克己便能復禮,步步皆合規矩準繩;非是克己之外,別有復禮工夫也。釋氏之學,只是克己,更無復禮工夫,所以不中節文,便至以君臣為父子,父子為君臣,一齊亂了。吾儒克己便復禮,見得工夫精細。聖人說得來本末精粗具舉。下面四箇「勿」字,便是克與復工夫皆以禮為準也。「克己復禮」,便是捉得病根,對證下藥。仲弓主敬行恕,是且涵養將去,是非猶未定。涵養得到,一步又進一步,方添得許多見識。「克己復禮」,便剛決克除將去。
觀堂集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觀堂集林》是王國維(1877-1927)的一部自選文集,這本書反映其在學術上多方面的卓越成就,並且被公認為中國學術史中的不朽之作之一。《觀堂集林》涉及的學科領域十分寬廣,由中可見王國維豐沛的知識涵養。其《藝林》乃遵《漢書·藝文志》所設《六藝略》,指經學,包括《書》、《詩》、《禮》、《樂》、《春秋》、《論語》、《爾雅》,以及小學,小學又分文字、音韻。
養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怡情適性,涵養平順之氣。《後漢書.卷三九.周磐傳》:「昔方回、支父嗇神養和,不以榮利滑其生術。」《晉書.卷六八.賀循傳》:「或有遐棲高蹈,輕舉絕俗,逍遙養和,恬神自足。」
良玉精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人的才德溫潤如玉,純善如金。《幼學瓊林.卷四.文事類》:「文望尊降,韓退之若泰山北斗;涵養純粹,程明道如良玉精金。」
養性修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涵養與天俱來的真性情。《西遊記》第四三回:「我著他在黑水河養性修真,不期他作此惡孽,小龍即差人去擒他來也。」
隨症用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對症下藥」之典源,提供參考。 ※《朱子語類.卷四一.論語.顏淵篇上》1>克己是大做工夫,復禮是事事皆落腔窠。克己便能復禮,步步皆合規矩準繩;非是克己之外,別有復禮工夫也。釋氏之學,只是克己,更無復禮工夫,所以不中節文,便至以君臣為父子,父子為君臣,一齊亂了。吾儒克己便復禮,見得工夫精細。聖人說得來本末精粗具舉。下面四箇「勿」字,便是克與復工夫皆以禮為準也。「克己復禮」,便是捉得病根,對證下藥。仲弓主敬行恕,是且涵養將去,是非猶未定。涵養得到,一步又進一步,方添得許多見識。「克己復禮」,便剛決克除將去。
毛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人粗直而沒有涵養。如:「老張是個出名的毛包。」
養性存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涵養性情以保全其身。《西遊記》第四三回:「你舅爺原著你在此居住,教你養性存身,待你名成之日,別有遷用。」
沒學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缺乏學識、涵養。《文明小史》第二五回:「出來走到書房尋思,母親那般執迷不悟,總是沒學問的原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