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暮楚朝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源中摘出,用來比喻人心反覆無常。(二)北宋哲宗元祐年間,晁補之任齊州太守,在任期間,重修毀損已久的北亭,並為之作記,即〈北亭賦〉。文中除描述亭中所見景觀,並以今古人物、歷代事物的興衰,寄寓對人生變化無常的感慨。宋代文人周密曾評論此文,認為晁補之這篇文章,就像蘇東坡的〈赤壁賦〉,憑藉客觀的地理環境,興發文人主觀的思緒情懷。此處引述〈北亭賦〉的這段文字,便是晁補之感嘆仕宦生涯其實就像經商,總是居無定所、四處流離。也猶如戰國時代的說客策士,周旋於各國之中,早上在秦國,晚上卻又到了楚國,為求生計四處遷徙飄蕩,根本無法掌握自己的動向,對未來既是茫然又是無奈。後來,「朝秦暮楚」這句成語從典源中摘出用...
向若之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望洋興嘆」之典源,提供參考。 《莊子.秋水》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1>,於是焉河伯2>始旋3>其面目,望洋4>向若5>而歎曰:「野語6>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注解〕 (1) 端:邊、岸。 (2) 河伯:古代傳說中的黃河水神。相傳為華陰潼陽人。其人成為河伯之說有二:一說因渡河淹死,被天帝封為水神;一說因服食八石、得水仙而成神。 (3) 旋...
望洋而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望洋興嘆」之典源,提供參考。 《莊子.秋水》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1>,於是焉河伯2>始旋3>其面目,望洋4>向若5>而歎曰:「野語6>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注解〕 (1) 端:邊、岸。 (2) 河伯:古代傳說中的黃河水神。相傳為華陰潼陽人。其人成為河伯之說有二:一說因渡河淹死,被天帝封為水神;一說因服食八石、得水仙而成神。 (3) 旋...
望洋驚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望洋興嘆」之典源,提供參考。 《莊子.秋水》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1>,於是焉河伯2>始旋3>其面目,望洋4>向若5>而歎曰:「野語6>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注解〕 (1) 端:邊、岸。 (2) 河伯:古代傳說中的黃河水神。相傳為華陰潼陽人。其人成為河伯之說有二:一說因渡河淹死,被天帝封為水神;一說因服食八石、得水仙而成神。 (3) 旋...
搖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搖動晃蕩、動蕩不安。《史記.卷一○三.萬石君傳》:「倉廩既空,民貧流亡,而君欲請徙之,搖蕩不安,動危之,而辭位,君欲安歸難乎?」《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汎淫泛濫,隨風澹淡,與波搖蕩,奄薄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
高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高高的樓閣。《後漢書.卷三二.樊宏傳》:「其所起廬舍,皆有重堂高閣。」唐.王勃〈滕王閣〉詩:「滕王高閣臨江,佩玉鳴鑾罷歌舞。」
井中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井底之蛙」之典源,提供參考。 《莊子.秋水》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歎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北海若曰:「井1>(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2>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3>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4>也。今爾出於崖涘,觀於大海,乃知爾醜,爾將可與語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於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
蝴蝶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借指幻夢。參見「胡蝶夢」條。唐.齊己〈宮春日因懷有作〉詩:「客思莫牽蝶夢,鄉心自憶鷓鴣聲。」
心癢難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心中情緒浮動不定,無法克制。《文明小史》第三四回:「又附和著恭維敏生幾句,把一個書賈王毓生抬到天上去了。不由得心癢難搔,櫃臺裡取出十兩銀票,請他們到北樓吃飯。」也作「心癢難撓」。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