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14.017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吉人天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醒世恆言.卷九.陳多壽生死夫妻》:「王三老道:『既然庚帖返去,原聘也必然還璧。但吉人天相,令郎尊恙,終有好日,還要三思而行。』」
佛洛依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2 早期著作3.3 潛意識3.4 性心理發展3.5 本我、自我與超我3.6 心理防衛機制3.7 生死驅力3.8 宗教心理學4 佛洛伊德的遺產4.1 心理療法4.2 哲學4.3 批判回應5 個案案例6 重要著作7 關於佛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的書7.1 精神分析:理論與實踐7.2 概念批評7.3 傳記7.4 傳記批評8 影響9 外部鏈接10 以上資料來源 生平 1856年5月6日,弗洛伊德出生在奧地利帝國摩拉維亞(今捷克)普日博爾|弗萊堡(今普日博爾)一個猶太人家庭。他母親共生了三個兒子和五個女兒,他是長子;但還有一個同父...
觀棋不語真君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看棋時,不干擾下棋者的思路。比喻不要多管閒事。《醒世恆言.卷九.陳多壽生死夫妻》:「觀棋不語真君子,把酒多言是小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土築成高起的墓。如:「墳墓」。宋.蘇軾〈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詞:「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涅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修行者的終極理想。為梵語nirvāṇa的音譯。意譯為滅、滅度、寂滅。指滅一切貪、瞋、痴的境界。因為所有的煩惱都已滅絕,所以永不再輪迴生死。涅槃並非死時才能證得,肉身尚在者稱有餘依涅槃,肉身已死者稱無餘依涅槃。一般也用來尊稱出家人去世。唐.李華〈荊州南泉大雲寺故蘭若和尚碑〉:「報年之限,涅槃之時,同於如來。」也作「寂滅」、「圓寂」。
暴跳如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上門提親時,大家便逼她改嫁。結果,這一對苦戀的男女,終究只能走上死亡一途,在死後,才得以合葬,達成生死相依的期許。仲卿與蘭芝的婚姻悲劇,表達出青年男女爭取愛情和美滿婚姻的願望,引發讀者無限的同情。詩中有「我有親父兄,性行暴如雷」二句,後來「暴跳如雷」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本用以形容脾氣暴躁,現在則多用來形容人急怒時跳腳吼叫的樣子。
身敗名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清.陳康祺《郎潛紀聞三筆.卷一.蔣予蒲見理不明》:「樹勛不足譏,侍郎輩讀書入官,徒以見理不明,禍福生死之心,擾擾於方寸,而邪說得以乘其虛,至身敗名裂而後已。可不懼乎?」
存在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這股非理性主義思潮在二十世紀歐陸廣為流傳,以強調個人、獨立自主和主觀經驗為思想主軸,關切人切身的存在問題,包括生死、哀樂、自由與責任等等。可從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家沙特(Sartre)名言「存在先於本質」來了解。意即人並不持有存在,他本身就是自己的存在。人並不持有自由,人本身就是他的自由。個人被無端的拋棄在世界上,世界對他冷漠無情,他是孤獨無助的。因為他與世界並無必然關聯,他有一切行動的自由,他的存在即在選擇行動之自由。因為有選擇的自由,所以這選擇的決定是很嚴重的事情,個人對於選擇決定...
蘭亭集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章名。東晉王羲之撰。東晉穆帝永和九年(西元353)三月三日,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會於會稽山陰的蘭亭,眾人賦詩,羲之自為作序,以申其志。序中記敘蘭亭景色之美,聚會之歡,抒好景不長,嘆生死無常。簡稱為〈蘭亭序〉。
貪生怕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貪戀生存,害怕死亡。指人面臨生死關頭時,只求活命而不顧一切。[例]我們不是貪生怕死之輩,該面對的問題一定挺胸面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