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4.361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詹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本只需四天的船期,卻在美軍砲火與魚雷的攻擊下,足足走了四十天,才平安抵達基隆。這段幾番死裡逃生的生死經歷,後來一一被記錄於詹冰的小說作品〈死亡航程〉中。一九四五年,詹冰與從小暗戀的女孩結婚,在老家開藥局為生,爾後又因藥學專業,被聘至中學教授理化。衝擊著詹冰的是告別日文,且被迫接受中文的生活。對一位視寫作為幸福,自小受日文教育,以日文熟練寫作,亦勤奮寫作近三十年的他而言,這樣的語言轉換,是陌生又困難的。縱使一開始,仍持續了一段時日的日文寫作,然而隨著發表園地的減少,詹冰的詩作也隨之減少,而終至停筆。失去發表園地的他,痛...
強食弱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顧。夫獸深居而簡出2>,懼物之為己害也,猶且不脫3>焉。弱之肉,強之食。今我與文暢安居而暇食,優游以生死,與禽獸異者,寧可不知其所自耶? 〔注解〕 (1) 俛:音ㄈㄨˇ,同「俯」,低頭。 (2) 深居而簡出:指人平日待在家裡,很少外出。見「深居簡出」。 (3) 脫:避免、免除。
杵臼之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杵臼之交目錄1 出處2 故事2.1 解釋3 詞義3.1 相似詞3.2 相反詞4 例句 出處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 成仙:「周生與成生少共筆研,遂訂為杵臼交。」 故事周生和成生兩人年少時曾同窗共讀,便結下了不計身份貧賤的堅貞友誼。 解釋形容不計貧賤、身分而結交的好友。 詞義 相似詞車笠之交、患難之交、生死之交 相反詞市道之交、烏集之交、一面之交 例句他們兩人聲氣相投,因而不計地位的懸殊而結為杵臼之交,這段佳話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
危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生死成敗的緊要關頭。如:「經濟危機」。
回頭是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頭是岸」,典源或出於《朱子語類.卷五九.孟子.告子上》。有人問朱熹要如何如孟子所說的「求放心」,也就是要如何約束放散之心?朱子引了「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來說明只要決心改正,心就在那裡,不必特別去追求。「回頭是岸」這個成語可能就是出自此處,用來比喻悔過自新或促人向善。如元代無名氏《度柳翠》第一折:「世俗人沒來由爭長競短,你死我活。有呵喫些個,有呵穿些個,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佛家常以「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說明生死輪迴雖然是無窮盡的,但只要能看到自我清淨的本性,即可解脫輪迴的痛苦;後來引申來勸人改過自新。
有名無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醒世恆言.卷九.陳多壽生死夫妻》:「感承娘子美意不允,拜堂成親。雖有三年之外,卻是有名無實。並不敢污損了娘子玉體。」
天人永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死相別離,永遠不能再見面。如:「天人永隔,哀慟逾恆。」
出生入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從出生到死亡的過程。語出《老子》第五○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後形容不避艱險,將生死置之度外。《舊五代史.卷四六.唐書.末帝本紀上》:「我年未二十從先帝征伐,出生入死,金瘡滿身,樹立得社稷,軍士從我登陣者多矣。」《三國演義》第一三回:「吾等出生入死,身冒矢石,功反不及女巫耶?」
大澈大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澈底醒悟。[例]經過這一場生死大難,他終於大澈大悟,凡事不再斤斤計較。
成功高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家劉盛烈:臺灣第一位理學博士,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名譽教授,曾任臺灣警備司令部臨時通譯官鈕則誠:台灣生死學教育權威教授,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創所所長(臺灣第一個生死學研究所),前銘傳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著有多本生命教育和生死學教育書籍媒體、藝文、娛樂界-{zh-hans:於京延; zh-hant:於京...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