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0.268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波希戰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許多希臘士兵,才將特洛伊給攻下。後事有人認為此事是傳說,但根據考古學家證明,在特洛伊和邁錫尼的原址,的確有一些富饒的城邦存在過。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特洛伊戰爭英文關鍵字:Trojan War 出處朱明珠/著。世界歷史,2000年出版,頁21。紅樹林出版社。
口快心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親自動手呢?」文天祥又罵道:「朝廷沒能將你們這樣的叛賊處死是失刑,但奇怪的是你們居然也還有臉見人?我的確恨不得親自動手!雖然以目前情勢你們可以輕易殺了我,但我一點都不怕,殺了我反是成全我當大宋忠臣!」一旁的人見他在這樣的局勢下居然還能正氣凜然、無所畏懼地說出這番話,都不禁動容,還有人轉述給伯顏聽,伯顏於是稱讚說:「文丞相心直口快,男子心。」「心直口快」是直接摘於典源的成語,用來形容個性直爽,說話不隱諱。
存證信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有法律上舉證效力的信函文件。是一種我國郵政特有的業務。必要時郵局可以證明寄件人的確寄給收件人這樣一封信。不過只限於國內地區。手續上,寄件人必須準備一式三份內容完全相同的信函,正本一份寄給收件人,兩份副本分別由郵局和本人保存。三份都要簽名蓋章。郵局從交寄的那一天算起,保管三年,期滿後就銷毀。
耳聞不如眼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只聽別人敘說,不如親眼一見來的確實。參見「耳聞不如目見」條。《舊唐書.卷一○一.辛替否傳》:「臣嘗以為古之用度不時,爵賞不當,破家亡國者,口說不如身逢,耳聞不如眼見。」《西遊記》第四八回:「口說無憑,耳聞不如眼見。我背了馬,且請師父親去看看。」
便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人民得到方便、便利。[例]這項新的措施,的確相當便民。
潛能性與實現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身都屬於連續性質。而大力士不能超過烏龜賽跑的說法也就不功自破了。 結論現實與理想,潛能性與實現性,的確是兩極,但中間卻有無數的地帶,如果以為非此即彼,則犯了二分法的錯誤,不如兩端兼有之,則可以迎刃而解得排除思想上的分爭,亞里士多德這種看法,二十世紀教育思想家的杜威發揮得淋漓盡致。 關鍵字中文:潛能性與實現性英文:potentialities and actualization 參考書目林玉体(2011)。西洋教育思想史,頁69-70。三民書局。
教師自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結果,轉錄在「綜合報告表」上,然後和受評鑑教師共同協商,依每個事先選定的評鑑指標,在表現程度上做最後的確認。階段三:專業成長計畫步驟六:擬訂與實施專業成長計畫以綜合報告表所確認出來的教師成長需求為基礎,由教學者和評鑑者及其他可能合作之專業人員,一起開會討論,完成「專業成長計畫」。這個計畫,不但要求教師進行某些成長活動並鼓勵運用「教學專業資源檔」中所列舉的資料,最後確認每一個共同合作者,在教師專業成長過程中所應負的責任,及每一項成長活動完成之日期。「專業成長計畫」表上所列每一位共同合作者,必須確實執行成長計畫中所指定之任務...
據隴望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總是苦於不能知足啊!攻下隴西,又盼望能進軍西蜀,其實每次發兵,我的頭髮、鬢角就要白一些啊!」後來劉秀的確也消滅了據隴的隗囂和據蜀的公孫述,一統天下,重新恢復了漢室政權,成為漢朝中興之主,而他寫給岑彭信中的「人苦不知足,既平隴,復望蜀」這句話,一方面透露出一統天下的雄心,一方面卻也透露著時勢迫人的無奈。後來「得隴望蜀」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並轉變為貶義,用來比喻貪得無厭,不知滿足。
百發穿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方射擊,射出一百支箭,每一箭都能射中柳葉,一旁觀看的人都誇讚射得很好。但是有一個路過的人,卻說:『的確射得很好,但是可以再教導他射箭的方法。』養由基聽了,就說:『大家都說我射得很好,你卻說可以教導我,那你為何不代替我射那柳葉呢?』那個人說:『我不能教導你伸左臂、屈右臂的射箭本領,但是你今天射柳葉百發百中,卻不善於休息,等一下疲倦了,一箭也射不中,就會前功盡棄。』就像你現在打敗了許多國家,取得許多土地,功勞很大。又即將要出兵經過周王室的所在地去攻打魏國,如果這一仗不能取得勝利,就會前功盡棄了,所以你還是假裝生病,不要出兵的好。」後來「百步穿楊」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射箭技術高超或射...
舜日堯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舜、堯,皆為古代聖明的君主。比喻太平盛世。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二三齣:「百年豪傑興文獻,重新造舜日堯天。」《封神演義》第三四回:「西岐稱為聖人,今果然民安物阜,的確舜日堯天,誇之不盡。」也作「舜日堯年」、「堯天舜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