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歷歷在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事,分明在眼前」之句。杜甫(西元712∼770)字子美,號少陵,有「詩聖」之稱。他曾經歷唐朝的開元盛世,後又因安史之亂,過著坎坷流離的生活。晚年時,他在詩中追想開元盛世的種種,雖然已經過了多年,但仍舊記憶深刻,好像「歷歷在眼」,非常清楚明白地呈現在眼前。後來「歷歷在目」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於表示清楚明白地呈現在眼前。出現「歷歷在目」的書證如宋.樓鑰《攻媿集.卷五三.西漢會要序》:「開卷一閱,而二百餘年之事,歷歷在目。」
祥麟威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人認為麒麟、鳳凰都是瑞獸,只有在治世的時候才會出現,因此祥麟威鳳是太平盛世的象徵。再者麒麟、鳳凰為罕見之物,因此用以比喻難得的人才。元.許有壬〈摸魚子.問樓頭幾多煙景〉詞:「人間世,何處祥麟威鳳。繁華一枕春夢。」明.焦竑《玉堂叢語.卷一.行誼》:「見一善人,愛之如祥麟威鳳,見一惡人,惡之如封豕長蛇。」也作「祥麟瑞鳳」。
腹劍口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口蜜腹劍」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唐玄宗一朝是唐代由盛轉衰的關鍵時期。玄宗執政初期,因得姚崇、宋璟等賢相,所以締造了開元盛世;後來又因為信任李林甫、楊國忠等奸臣,而導致了安史之亂。李林甫生性狡猾,對於他的政敵,經常以甜言蜜語引誘對方上當,再暗中陷害對方。天寶時,玄宗起用李適之為宰相,李林甫心生不滿,便想了一個方法打算除掉李適之。由於當時國家財政困難,為了籌措財源,玄宗和李適之都忙得焦頭爛額。有一天,李林甫對李適之說:「我剛剛得知一個消息,在華山發現了金礦,如果加以開採,就可以解決國家的財務困境。這個消息皇上還不知道,請李丞相趕緊上書向皇上建議開採,皇上知道了一定會很高興的。」李適之不...
帶牛佩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宣帝時,渤海歲饑,民多淪為盜匪,龔遂受命為守,教民賣刀買犢,賣劍買牛,改業歸農。典出《漢書.卷八九.龔遂傳》。比喻棄武務農。如:「古代太平盛世時,英雄無用武之地,人民往往帶牛佩犢,棄甲歸田。」
置之高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束之高閣」。見「束之高閣」條。01.《西遊補》第一五回:「行者在山凹裡,見師父果然做了將軍,取經一事,置之高閣,心中大亂,無可奈何。」02.清.鄭觀應《盛世危言.卷六.練兵上》:「縱有黃帝握奇、太公陰符、孫吳心法、諸葛八陣,或置之高閣,或視為陳言。」
珠沉滄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績頗著,又剛正不阿,敢於直諫,受到武則天的重用及人民的擁戴,終能上承貞觀,下繼開元,為唐朝開展另一個盛世。後來原文中的「滄海遺珠」演變為成語,用來比喻被埋沒的人才或珍貴事物。   如果單就「遺珠」的典故來看,那在《莊子.天地》裡頭就已經有一則關於「遺珠」的寓言。傳說黃帝到赤水北方遊歷,在路上遺失了寶珠,便派出足智多謀的知去尋找,結果沒有找到;於是又派眼明手快的離朱和喫詬去尋找,還是沒有找到;最後黃帝沒法子,只好派出平時就糊裡糊塗的象罔,結果寶珠卻被他找到了。因此黃帝驚訝道:「我派出那麼多精明幹練的臣子去找寶珠都沒有用,怎麼會被最糊塗的象罔找到了呢?」故事裡的寶珠,其實是代表道家所主張的道,它充...
海波不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太平盛世,平安無事。唐.李庾〈東都賦〉:「開元太平,海波不驚,乃駕神都,東人誇榮。」
鑿飲耕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掘井飲水,耕田供食。比喻太平盛世,人民生活悠然自得。《南齊書.卷四七.王融傳》:「臣亦遭逢,生此嘉運,鑿飲耕食,自幸唐年。」
舜日堯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太平盛世。南朝梁.沈約〈四時白紵歌.秋白紵〉:「佩服瑤草駐容色,舜日堯年歡無極。」《孤本元明雜劇.鬧鍾馗.頭折》:「時逢歲稔之年,理當千邦慶賀,正旦之節,端的是勝舜日堯年也。」也作「舜日堯天」、「堯天舜日」。
堯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盛世。語本《論語.泰伯》:「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唐.杜審言〈蓬萊三殿侍宴奉敕詠終南山應制〉詩:「小臣持獻壽,長此戴堯天。」明.汪錂《春蕪記》第一四齣:「正宜招尋勝地,共樂堯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