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6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安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存身、容身。《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五:「晚間在破窯中安身,外人見他十分過的艱難,都喚他做窮賈兒。」《紅樓夢》第一回:「只得與妻子商議,且到田莊上去安身。」
|
交趾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用陶土塑形,加上各種顏色的釉彩,在低溫窯裡燒成的藝術品。約在三百年前由廣東傳至臺灣。廣東的交趾陶常作為日常生活器皿,臺灣的交趾陶常以民間傳說、歷史故事為主題或做成動物、吉祥花草,作為廟宇或屋頂的裝飾。也稱為「交趾燒」。
|
李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人名。生卒年不詳。字伯陽,諡曰聃,春秋時楚國苦縣人。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主無為之說,後世以為道家始祖。孔子嘗往問禮,著有《道德經》五千餘言。現今社會各行業中,如:鐵匠、煤窯匠、碗筷匠、磨刀匠、蹄鐵匠等,皆供奉其為祖師爺。也稱為「伯陽」、「太上老君」、「老聃」、「老君」、「老子」、「老子道君」、「李伯陽」、「李老君」。
|
墨守舊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墨守成規」。見「墨守成規」條。01.《發財秘訣》第二回:「至於石灣窯貨,不可謂非吾國美術之一,外人至今猶多購之者。然尚墨守舊法,不圖進步。」
|
上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釉塗布於陶、瓷器表面,以達到美觀、不透氣、防止滲透、增加強度等目的。如:「陶器上釉後,再經窯燒,即告完成。」
|
話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背後令人議論的地方。《文明小史》第五五回:「到了南京,少不得逢人遍告說:『秦某人如何荒唐法子,帶了窯姐兒,彰明昭著的在戲館裡看戲,身上打扮的和戲子一樣。』那些話頭,一傳十,十傳百,傳到寶興公司股東耳朵裡去了。」
|
茶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裝茶飲用的杯子。《儒林外史》第二回:「只有周、梅二位的茶杯裡有兩枚生紅棗,其餘都是清茶。」《紅樓夢》第四一回:「妙玉忙命將那成窯的茶杯別收了,擱在外頭去罷。」
|
攀高接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攀附結交權貴。元.王實甫《破窯記》第一折:「料強如誤桃源聰俊俏劉郎,擠眉弄眼,俐齒伶牙,攀高接貴,順水推船。」元.李行道《灰闌記》第一折:「畢罷了淺斟低唱,撇下了數行鶯燕佔排場,不是我攀高接貴,由他每說短論長。」也作「攀高結貴」、「接貴攀高」。
|
水泥熟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水泥煉製過程中,將開採而來的石灰石、黏土、鐵渣、細砂等研磨成粉的生料,放進窯裡鍛燒成半成品,稱為「水泥熟料」。
|
戴叔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 戴叔倫 (732—789)字幼公,一字次公, 金壇城西南窯村(今屬江蘇)人,唐代中期著名的詩人,出生在一個隱士家庭。 祖父戴修譽,父親戴昚用,都是終生隱居不仕士人。戴叔倫年少時拜著名的學者蕭穎士為師,他博聞強記,聰慧過人,“諸子百家過目不忘”,是蕭門弟子中出類拔萃的學生。至德元載(756年)歲暮,為避永王兵亂,25歲的戴叔倫隨親族搭商船逃難到江西的鄱陽。在人生地疏的異鄉,家計窘迫,於是他開始探尋仕途。大曆元年(766年),戴叔倫得到戶部尚書充諸道鹽鐵使劉晏賞識,在其幕下任職。 大曆三年,由劉晏推薦,任湖南轉運...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