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09.39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吉魯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典型的美式舞蹈。為英語jitterbug的音譯。西元一九四○年流行於美國南部,二次世界大戰後風行於全世界。為四分之四拍的快節奏舞蹈,基本步有點、踏、點、踏、前進、後退大步。舞者的肢體動作十分誇張,且不斷與舞伴換位、轉圈、旋轉。也譯作「吉特巴」、「吉拖爬」、「吉爾巴」。
儺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祭祀儺神時跳的舞。目的在於驅鬼逐疫。舞者頭戴面具,手執兵器,表現驅鬼捉鬼的內容。
入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宋時的大曲每套多有十餘「遍」,分別歸入散序、中序、破等三大段中,「破」這一段開頭的第一遍稱為「入破」。入破後,節奏變為繁急,此時舞者入場。宋.歐陽修〈玉樓春.池塘水綠〉詞:「從頭歌韻響錚鏦,入破舞腰紅亂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旗。同「纛」。《爾雅.釋言》:「翢,纛也。」晉.郭璞.注:「今之羽葆幢。」《集韻.平聲.豪韻》:「纛,舞者所執幢。或作翢。」
佾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舞蹈。是古代用於重要祭禮中的合舞,舞者右手持羽毛,左手持籥,依受獻者的社會階級不同而有二佾、四佾、六佾、八佾等陣容的差別,以八佾舞最為隆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舞者所拿的竿子。《廣韻.入聲.覺韻》:「箾,舞者所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旄舞時舞者所執的牛尾,像藣草,故稱為「藣」。《爾雅.釋器》:「旄謂之『藣』。」宋.邢昺.疏:「旄,牛尾,一名藣,舞者所執也。」
鷺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白鷺的羽毛做成蔽身的扇形舞具,舞者持之以舞。《詩經.陳風.宛丘》:「坎其擊缶,宛丘之道。無冬無夏,值其鷺翿。」
帗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代的一種舞蹈。舞者紮五色繒帛的舞具而舞,用於祭祀社稷。《周禮.地官.舞師》:「教帗舞,帥而舞社稷之祭祀。」
渾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流行於蒙古、中亞的舞蹈。舞者身著胡服,頭戴渾脫氈帽表演。《舊唐書.卷一八九.儒學傳下.郭山惲傳》:「工部尚書張錫為談容娘舞,將作大匠宗晉卿舞渾脫。」《新唐書.卷一一八.宋務光傳》:「比見坊邑相率為渾脫隊,駿馬胡服,名曰『蘇莫遮』,旗鼓相當,軍陣勢也;騰逐喧噪,戰爭象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