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7.42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細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細小而不值得計較的事。唐.杜甫〈赤霄行〉:「丈夫垂名動萬年,記憶細故非高賢。」唐.柳宗元〈故銀青光祿大夫右散騎常侍輕重都尉宜城縣開國伯柳公行狀〉:「終身坦蕩,而細故不入,其達生知足落落如此。」
素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來、一向。[例]朋友知道他素來不拘小節,也就不太與他計較這些瑣事。
不上不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進退兩難。《醒世恆言.卷六.小水灣天狐詒書》:「如今住在這裡,不上不下,還是怎生計較?」也作「不上不落」。
氣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能夠容納不同意見的限度或容忍謙讓的涵養。[例]他的氣量寬宏,從不與人斤斤計較
寬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度量寬宏,不苛刻。[例]他心胸寬大,從不與他人計較
讓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計較、堅持
掂斤估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較量輕重。比喻品評優劣或形容過分計較。如:「你就是喜歡掂斤估兩的亂下評論。」《醒世姻緣傳》第二六回:「雖是那主人家黑汗白流掙了來,自己掂斤估兩的不捨得用,你卻這樣撒潑,也叫是罪過。」也作「掂斤播兩」。
咬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計較分明、過於精明。如:「他為人向來很咬牙。」《紅樓夢》第七四回:「以後凡年紀大些的,或有些咬牙難纏的,拿個錯兒,攆出去配了人。」
小異大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大同小異」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大同小異」的典源本於《莊子.天下》篇提到惠施的一段話。惠施是戰國名家的代表人物,名家就是邏輯學家,他們的學說很計較邏輯的是非,這一點和莊子超脫逍遙的見解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莊子常借惠子的見解來作反例。〈天下〉篇引用惠子這一段話的大意是這樣的:惠施知識雖然很廣博,讀過很多書,但也因此,所知道的道理駁雜,發表的見解也有所不妥。例如他曾分析物的大小同異的觀念:「最大的標準是無法再找出更大的空間了,我們可以稱它為「大一」;最小的標準是無法再找出更小的空間了,我們可以稱它為「小一」。但是這二者是可以互換的。例如「無厚」,既然沒有厚度,應該很小,但我也可以說它像...
樂天安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順應天意,安於性命,怡然自得。參見「樂天知命」條。如:「他為人樂天安命,不與人斤斤計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