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6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3.713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一資訊系統中,可對資料、系統狀態或訊息進行查的設備。
剛愎自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義︰猶「剛愎自用」。見「剛愎自用」條。 01.《宋史.卷二九九.李溥列傳》:「而恕等強愎自用,莫肯問。」
為虎作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禪和:出家人。 (7) 張:張弓而射。 (8) 發其機:觸動機關。 (9) 詰:音ㄐ|ㄝˊ,問。 (10) 倀鬼:音ㄔㄤ,傳說中被虎吃掉後又供虎使喚的鬼。〔參考資料〕 ■唐.佚名《原化記》(據《太平廣記.卷四三三.潯陽獵人》引)潯陽有一獵人常取虎為業。於徑施弩弓焉,每日視之,見虎跡而箭已發,未曾得虎。舊說云:「人為虎所食,即作倀鬼之事。」即于其側樹下密伺。二更後,見一小鬼青衣,髡髮齊眉,蹩躠而來弓所,撥箭發而去。後食頃,有一虎來履弓而過,既知之,更攜一隻箭而去,復如前狀。此人速下樹,再架箭,而登樹覘之。少頃虎至,履弓箭發,其虎貫脅而死。其倀鬼良久卻回,見虎死,遂鼓舞而去也。■唐.戴...
以訛傳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孫智永,智永再傳於弟子辨才,為唐太宗用計取得。太宗得此真蹟後,唐初多位書法名家曾加以臨摹,其中以歐陽的最為逼真,被鐫刻於石碑上。太宗死後,王羲之的真蹟殉葬昭陵,歐陽的摹本石碑則為契丹人所得,流落於定武。由於真蹟已不可得,故當時自以定武本最為珍貴。北宋慶歷年間,此碑在民間出現,歐陽修《集古錄》收有其拓本,然有數個版本,因為沒有經過深入考證,真正的定武本並未得到應有的尊崇,反被視為別本。熙寧年間,定武真本落入薛師正父子之手,為保有真本,薛氏父子大量拓印,以假亂真,流入世面的多為偽本,真本反而少見。宋室南渡後,眾人又據流於世面之偽本大量翻刻,「訛以傳訛」,終至真偽難辨,王柏以為這種現象十分可笑。...
不置可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表示同意,也不表示反對。[例]每當我們徵他的意見,他總是不置可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問。[例]質問、質、質疑
不恥下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虛懷若谷,於芻蕘反義:恥下問,師心自用辨似: 恥,音ㄔˇ。羞恥。不可寫作「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問數量的多少。如:「幾個人」、「幾點鐘」。唐.王翰〈涼州詞〉二首之一:「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乏人問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人洽問或探。如:「這家書店出售的書籍過分專業,除了少數專家學者外,乏人問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用在問句句尾,表示問。如:「知道否?」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