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9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子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裂儒法,但子夏弟子至少是不謬師旨的。但子夏澤及後人的貢獻,更表現為他遍講經書,為之羽翼。今天存留的《詩序》,大序為子夏作,小序為子夏、毛公合作。一如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子夏曰:「敢問《詩》云:『凱弟君子,民之父母』,何如斯可謂民之父母矣?」,體現了以哲理、政事解詩的思想。子夏至魏國西河(濟水、黃河間)講學,「如田子方、段干木、吳起、禽滑厘之屬,皆受業於子夏之倫」 (《史記•儒林列傳》),還做過崇尚儒學的魏...
寄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於文藝作品中寄情托興。清.侯方域〈宋牧仲詩序〉:「讀宋子古竹圃詩,乃知歐公之序聖俞,特有所寄寓感慨。」
有始無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大雅.蕩》這篇詩的〈詩序〉作者,一般認為是召穆公所作。召穆公有感於周朝王室敗壞,在位的周厲王又暴虐無道,作者於是假借文王的語氣,列舉商朝紂王種種惡行,藉以作為周朝君王的警惕。〈蕩〉詩的第一章說到:偉大的上帝,替人民選立了君王。當君王暴虐無道時,他的命令也就邪僻不正,以此教導百姓,都變得沒有誠信。每個國家建立初期的君王,沒有不好的,但是很少能好到底的,到了後來就會出現敗壞先人祖業的君王,導致國家走向敗亡之途。後來「有始無終」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做事半途而廢,不能貫徹到底。另外《戰國策.秦策五》有一段文字,舉智伯、夫差、梁惠王三人,能始不能終之例,以證「詩云:『靡不有初,鮮克...
風光霽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此,「風光霽月」是用以形容清平盛世,與〈楚泊亭〉詩中的「霽月光風」語義不同。另宋代黃庭堅的〈濂溪詩序〉,文中亦用了「光風霽月」,文曰:「舂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胸中灑落,如光風霽月。」則是以「光風霽月」稱頌周敦頤人品之高潔,又是另一個引申的語義。
蹈常襲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循故習,不知變通。清.黃宗羲〈張心友詩序〉:「即唐之時,亦非無蹈常襲故,充其膚廓而神理篾如者。」
子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詩經.鄭風》的篇名。共三章。根據〈詩序〉:「子衿,刺學校廢也。」意指譴責執政者導致學校荒廢。亦指女子思其所愛者之詩。首章二句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衿,音金,〈漢石經〉作䘳,即襟也;亦即衣領。
惠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和暖的風。《文選.孫綽.遊天台山賦》:「惠風佇芳於陽林,醴泉涌溜於陰渠。」晉.王羲之〈三月三日蘭亭詩序〉:「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情隨事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思想、感情隨著環境的改變而產生變化。晉.王羲之〈三月三日蘭亭詩序〉:「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係之矣!」
采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詩經.小雅》的篇名。共六章。根據〈詩序〉:「采薇,遣戍役也。」首章二句為:「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烝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詩經.大雅》的篇名。共八章。根據〈詩序〉:「烝民,尹吉甫美宣王也。」或亦指宣王命仲山甫築城於齊,尹吉甫作此詩以送之。首章二句為:「天生烝民,有物有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