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598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無有倫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清.張三禮〈空谷香序〉:「南曲既興,名作亦鮮。〈琵琶〉詞意深摯,質樸高華,無有倫比。」
爨寶子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晉碑刻。碑額題為「晉故振威將軍建寧太守爨寶子之墓」。大亨四年(西元405)立,清乾隆四十三年(西元1778)在雲南南寧縣(今曲靖縣)南七十里揚旗田出土。書法質樸,體在隸、楷之間,可見漢字由隸書演變為正書過程中的一種風格。與南朝宋的爨龍顏碑並稱為「二爨」。
詞嚴理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義正辭嚴」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歐陽修,字扑籜,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北宋盧陵人。為文造語平易而情韻綿邈,詩詞清新婉約,為一代文宗。這是歐陽修在讀到張續和李常的文章後,寫下感想贈與石介的一首詩。詩中提到張續和李常,就像是未經琢磨的玉石,可說是天下的瑰寶。他們的文章嚴正有力,義理充分,詞語質樸而不鄙俗;雖古雅的風味淡了些,但文字精純而不雜。後來「義正辭嚴」這句成語,就從這裡的「辭嚴意正」演變而出,用來指義理正當,措詞嚴厲。
四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四科,為漢代以德行舉士的四項標準。《漢書.卷八六.何武傳》:「光祿勛舉四行,遷為鄠令。」唐.顏師古.注:「元帝永光元年迢舉質樸、敦厚、遜讓、有行義各一人。時詔書又令光祿歲以此科第郎從官,故武以此四行得舉之也。」
傅會穿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權譎2>自在,故一變之後不可復修也。是以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戶異政,人殊服,詐偽萌生,刑罰亡極,質樸日銷,恩愛寖薄。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於禮」,非空言也。 〔注解〕 (1) 繇:音|ㄡˊ,通「由」。 (2) 權譎:權謀、詭詐。 2、「附會」:《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列傳》太史公曰:袁盎1>雖不好學,亦善傅會2>,仁心為質,引義忼慨。遭孝文初立,資適逢世。時以變易,及吳楚一說,說雖行哉,然復不遂。好聲矜賢,竟以名敗。鼂錯為家令時,數言事不用,後擅權,多所變更。諸侯發難,不急匡救,欲報私讎,反以亡軀。語曰「變古亂常,不死則亡」,豈錯等謂邪! 〔注解〕 (1) 袁盎:西元前?∼前148...
醇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淳厚質樸。《續漢書志.第一○.天文志上》:「三皇邁化,協神醇朴,謂五星如連珠,日月若合璧。」也作「醇樸」。
朴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質樸誠實。《喻世明言.卷三.新橋市韓五賣春情》:「吳山生來聰俊,粗知禮義,幹事朴實,不好花哄,因此防禦不慮他在外邊閒理會。」《西遊記》第一回:「此間人果是朴實。果有此山此洞。」
樸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質樸而不懂禮節。《管子.小匡》:「是故農之子常為農,樸野而不慝。」也作「樸鄙」。
懷質抱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質,樸素。真,純真。懷質抱真指品格質樸無華、高潔無邪。《梁書.卷一.武帝本紀上》:「其有勇退忘進,懷質抱真者,選部或以未經朝謁,難於進用。」也作「懷真抱素」。
質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樸實無華。《漢書.卷七三.韋賢傳》:「賢為人質朴少欲,篤志於學。」也作「質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