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短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樂器名,吹管樂器。piccolo的中譯名,是長笛家族中的最高音樂器,構造和長笛相似,長度僅及長笛的一半。含有三個八度音域,擁有尖銳、獨特的音質。
2.用竹子製成的小笛子。《三國演義》第三五回:「正行之間,見一牧童跨於牛背上,口吹短笛而來。」
無條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附加任何條件。如:「無條件投降」、「無條件停戰」。
雙語雙向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雙語全方位教學」(Two-way immersion)(又稱為「雙語雙向教學」(Dual Language Teaching)) 。此教育方案目的在於使母語不是英語的學生與母語為英文的學生,共同學習彼此的語言及文化。其目的在創造一種附加的雙語環境 (additive bilingual environment),使學生可以同時精通兩種不同的語言,也能夠在學術的領域上活用雙語,不主張以英文完全取代學生的母語。除了提升雙語能力之外,此方案亦期望學生對於不同文化能夠有所了解。 在「雙語雙向教學」中,語言的教學是伴隨著其他科...
多式綜合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語言形態學的術語。它是根據語法表達方式所歸類出來的語言類型。如美洲印第安語系。其特徵為動詞詞根加上其他的附加成分後,可表達一個完整的意念,而此一意念在其他語系中,可能需要一完整句子才能闡述清楚,因其兼具有詞與句子的特性,故稱為「多式綜合語」。也作「編插語」、「複綜語」、「合體語」。
加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詞組中附加在主體詞之上,用來形容主體詞的詞。如高山的「高」、飛鳥的「飛」。
阿拉伯字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四世紀左右由阿拉米亞文字演變而成的一種文字。原用以記錄阿拉伯語,在伊朗、阿富汗等地亦用來寫若干非阿拉伯語言。現行字母共二十八個,都是輔音。元音用附加符號表示。
三才圖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明王圻與其子王思義共同編撰,一○六卷,十四門。全書以圖畫為主,附加說明文字。內容取材廣泛,涵蓋天文、地理與人事,故稱為「三才」,因為是圖表、圖譜和圖像的總會,故稱為「圖會」。書完成於明神宗萬曆三十五年(西元1607年),萬曆三十七年(西元1609年)付梓發行。
介面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電子電路板。裝設於信號的準位和收發方式不同之兩種裝置間,作為彼此交換訊息的中介。如:「電腦透過介面卡控制周邊設備,如螢幕、硬碟、印表機等。」也稱為「介面卡」。
十八羅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謂唐末宋初間在十六羅漢外附加慶友和賓頭盧二人,但賓頭盧即賓度盧跋羅惰闍的重複。另有一說是加入降龍、伏虎二尊者。清高宗易為迦葉和軍徒缽嘆。西藏則於十六羅漢外加上達磨多羅和摩訶衍和尚。宋代之後,十八羅漢取代了十六羅漢風行全中國。
主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獨立執行的刑罰,相對於從刑、附加刑而言。依我國現行刑法規定,主刑分為死刑、無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及罰金五種。也稱為「本刑」。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