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風馳電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快速。《晉書.卷五六.孫楚傳》:「如其迷逆不化,復欲送死者,南北諸軍風馳電赴,若身手之救痛癢,率然之應首尾,山陵既固,中夏小康。」也作「風馳電掣」。
白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白色的紙。《宋書.卷九五.索虜傳》:「於是王公以下上書太子皆稱臣,首尾與表同,唯用白紙為異。」唐.白居易〈開元九詩書卷〉詩:「紅牋白紙兩三束,半是君詩半是書。」
兩頭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身而蛇頭分歧的蛇,或首尾均有頭的蛇。比喻心狠手辣、十分陰險的人。元.無名氏〈喬捉蛇.毒似兩頭蛇〉曲:「毒似兩頭蛇,狠如雙尾蝎。閃的我無情無緒無歸著。」元.關漢卿《哭存孝》第三折:「一個李存信,兩頭蛇讒言佞語。」
神完氣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氣充足舒暢。常形容文章首尾連貫,一氣呵成。《野叟曝言》第九回:「文字不相上下,神完氣足,俱是作家。」
舢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船。或附掛於海船上;或以長竹束成,用於近海捕魚;或首尾置炮,兩旁具槳,用以作戰。也作「舢舨」、「三板」。
方駕齊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並駕齊驅」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南朝文人劉勰的《文心雕龍》一書,主要在論述文章的體制以及文學源流、原理、批評方法等,對後世文學創作與文學批評有很深遠的影響。其中〈附會〉一篇闡述文章結構要首尾一貫,文意要緊密充實的寫作道理。說明寫文章必須先構思文章的架構,因為文章並沒有固定的格式規範,寫作時的思緒也是變化多端,如果一開始不先做好全面的安排,文意一定會相當混亂,也就不可能寫出好的文章,所以一定要先認識文章的條理。劉勰用駕馭馬車來比喻構思的重要性:「駟牡異力,而六轡如琴;並駕齊驅,而一轂統輻」,意思是說:這就有如四匹馬拉車,每匹馬的力道不一,但韁繩如能操作得像琴弦一樣和諧的話,四匹馬就能...
疾行無善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做事太過急躁,難免草率而不完善。《西京雜記》卷三:「枚皋文章敏疾,長卿制作淹遲,皆盡一時之譽。而長卿首尾溫麗,枚皋時有累句,故知疾行無善跡矣。」
一鱗一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龍身上的鱗片和爪子。《海上花列傳》第四○回:「那龍也居中不動,自首至尾,徹裡通明。一鱗一爪,歷歷可數。」後以龍在雲中,時露一鱗一爪,難以窺其全貌。用以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清史稿.卷四八四.文苑列傳一.趙執信列傳》:「又以士禎論詩,比之神龍不見首尾,雲中所露一鱗一爪而已。」
率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傳說中的一種蛇。《孫子.九地》:「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亦比喻前後相呼應。《晉書.卷七三.庾龢傳》:「若窮寇慮逼,送死一決,東西互出,首尾俱進,則廩糧有抄截之患,遠略乏率然之勢。」
得不償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諸將鄧騭、任尚、馬賢、皇甫規、張奐之徒,爭設雄規,更奉征討之命,徵兵會眾,以圖其隙。馳騁東西,奔救首尾,搖動數州之境,日耗千金之資。至於假人增賦,借奉侯王,引金錢縑綵之珍,徵糧粟鹽鐵之積。所以賂遺購賞1>,轉輸勞來2>之費,前後數十巨萬。或梟剋酋健,摧破附落,降俘載路,牛羊滿山。軍書未奏其利害,而離叛之狀已言矣。故得不酬失,功不半勞。 〔注解〕 (1) 賂遺購賞:行賄、贈送、懸賞、賜予。遺,音ㄨㄟˋ,贈送。 (2) 勞來:慰勉、招延。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