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6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丁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於仲春、仲秋的上旬丁日祭祀孔子,稱為「丁祭」。《儒林外史》第二回:「先年俺有一個母舅,一口長齋。後來進了學,老師送了丁祭的胙肉來,外祖母道:『丁祭肉若是不吃,聖人就要計較了。……』只得就開了齋。」
丁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丁祭的胙肉。《儒林外史》第二回:「丁祭肉若是不吃,聖人就要計較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干的第四位。
次序第四的,或等級較差的。如:「丁班」、「丁等」。
男子。如:「壯丁」、「男丁」。
人口。如:「添丁」、「人丁單薄」。
僕役,或從事勞動工作的人。如:「園丁」、「家丁」。
方形的小塊。如:「雞丁」、「肉丁」。
極少的、極小的。如:「一丁點兒病痛都沒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敬拜鬼神。如:「祭神」、「祭天」、「祭祀」、「祭祖」。
敬拜的儀式。如:「春祭」、「公祭」、「家祭」。
聖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專稱孔子。《孟子.公孫丑上》:「子夏、子游、子張,皆聖人有之一體。」《儒林外史》第二回:「丁祭肉若是不喫,聖人就要計較了。」
降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天施懲災禍。《儒林外史》第二回:「丁祭肉若是不喫,聖人就計較了;大則降災,小則害病。」
害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患病。《儒林外史》第二回:「丁祭肉若是不喫,聖人就要計較了。大則降災,小則害病。」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