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784 ms
共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七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音樂的七聲,中國古時分為宮、商、角、徵、羽及變徵、變宮;西洋則分為Do、Re、Mi、Fa、Sol、La、Si 。也稱為「七音」。
|
七聲音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音樂理論。中國傳統的一種音階形式,與五聲音階相對,特點是在五聲音階(宮、商、角、徵、羽)的基礎上,增加變宮、變徵兩音,在戲曲音樂、民間音樂中普遍採用,音階中的每一個音都可以當主音並建立調式,可以形成七種不同的七聲自然調式。
《簡明戲曲音樂辭典》。
|
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物體撞擊或摩擦所產生,能引起聽覺的音波。如:「笑聲」、「聲音」、「雷聲」、「風聲」、「聲浪」。
音樂。如:「聲光」、「聲樂」。
名譽。如:「美聲」、「名聲」、「聲譽」、「聲名大作」。
發出聲音。如:「不聲不響」。
宣布、張揚。如:「聲討」、「聲明」、「聲稱」、「聲述」。
音調。如:「平聲」、「上聲」、「去聲」、「入聲」。
量詞。用於計算發聲次數的單位。如:「大叫一聲」、「三聲無奈」。
|
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七位。大寫作「柒」,阿拉伯數字作「7」。
數量是七的。如:「七個」、「七位」、「七步成詩」、「七情六欲」。
民間人死後,每隔七日即做法事一次,共需進行七次,俗稱「做七」。如:「頭七」、「二七」。
|
工尺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中國記錄樂譜的方法。約產生於隋唐時代,由管樂器的指法記號逐漸演變而來。常見者用上、尺、工、凡、合、四、乙,依次記寫七聲。也稱為「笛色譜」、「管色譜」。
|
北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最早的戲曲聲腔之一。盛行於元代,分為雜劇和散曲兩類。曲調來源有從唐宋歌舞大曲,宋、金以來說唱諸宮調演變而來,也有大量吸收蒙古胡樂而成。採七聲音階,音樂風格高亢激越,剛勁豪放,不同於委婉柔和的南曲。用韻以中原音韻為主,無入聲,平聲分陰陽,不同於南曲有入聲。現存元雜劇多用北曲組成。也稱為「元曲」、「元雜劇」。
|
元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最早的一種戲曲。盛行於元代。可分為雜劇和散曲兩類。曲調來源有從唐宋歌舞大曲,宋、金以來說唱諸宮調演變而來,也有大量吸收蒙古胡樂而成。採七聲音階,音樂風格高亢激越,剛勁豪放,不同於委婉柔和的南曲。用韻以中原音韻為主,無入聲,平聲分陰陽,不同於南曲有入聲。現存元雜劇多用北曲組成。也稱為「北曲」、「元雜劇」。
|
八十四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古代音樂的宮調理論中,以宮、商、角、徵、羽、變宮、變徵七聲音階配合黃鐘、大呂、大簇、夾鐘、姑洗、中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應鐘十二律呂定音,共可得八十四調。如黃鐘宮、大呂宮即以黃鐘或大呂為宮音。《隋書.卷一四.音樂志中》:「律有七音,音立一調,故成七調十二律,合八十四調,旋轉相交,盡皆和合。」
|
七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音樂上的七聲。參見「七聲」條。
|
蒲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大陸地區山西蒲州的劇種,清代稱山西梆子或山陝梆子。音樂以七聲徵調為格式,唱腔以梆子腔為主體,間雜小曲、崑曲。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