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三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公羊學家解釋春秋分三世:所見之世,己與父時事;所聞之世,王父時事;所傳聞之世,高曾祖時事。見《公羊傳.隱公元年》漢.何休.解詁。後康有為大同書據此提出亂世、升平世、太平世之說。
2.祖孫三代。《禮記.曲禮下》:「醫不三世,不服其藥。」
3.三年。《禮記.曲禮下》:「去國三世,爵祿有列於朝,出入有詔於國。」
4.佛教謂過去、現在、未來。《大智度論》卷一:「佛念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法皆度眾生為說法,我亦應爾。」
三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除美國、蘇聯等資本主義或共產主義工業化國家外的第三國際勢力,主要由非洲、亞洲、拉丁美洲等地的開發中國家組成。隨著冷戰結束、開發中國家彼此在經濟上激烈競爭,此概念的內涵逐漸模糊。
三世因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佛教解釋眾生為何有形象、生活環境之種種差別的學說。謂由於過去世的行為,決定現在的狀況,而現在世的行為決定了未來世的處境。現在的果報,是過去因所造成,而現在所作的一切,又成為未來果報的因。如此不斷的行為造作,構成眾生輪迴的現象。《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一六:「三世因果名為處,我第自性為非處。」《四明尊者教行錄》卷一:「三世因果,輪轉不息。」
三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1)指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一切佛。《念佛三昧寶王論.卷下》:「普觀十方尊,圓念三世佛。」(2)謂過去佛為迦葉諸佛,或特指燃燈佛,現在佛是釋迦牟尼佛,未來佛為彌勒佛三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年、歲。《禮記.曲禮下》:「去國三世,爵祿有列於朝,出入有詔於國。」
6.量詞。計算一生、一輩子的單位。如:「七世夫妻」、「三生三世」。《紅樓夢》第三回:「凡有外姓親友之人,一概不見,方可平安了此一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三位。大寫作「參」,阿拉伯數字作「3」。
數量是三的。如:「三個」、「三人成虎」、「三代同堂」。
表示多數、多次。如:「三番兩次」、「一問三不知」。
否極泰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警世通言.卷一八.老門生三世報恩》:「自謂萬無中式之理,誰知蒯公到不要整齊文字,以此竟占了個高魁,也是命裡否極泰來,顛之倒之,自然湊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到、至。《史記.卷二九.河渠書》:「於吳,則通渠三江、五湖;於齊,則通菑濟之閒。」唐.柳宗元〈捕蛇者說〉:「自吾氏三世居是鄉,積於今六十歲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習慣、熟悉。《呂氏春秋.先識覽.樂成》:「舟車之始見也,三世然後安之。」
如魚得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冑,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脩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