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0.32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三利必有三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利必有三患」意謂禍福相生,利害相隨;語出〔韓詩外傳.卷七〕:有位住在狐丘地方的老人對孫叔敖說:有三利必有三患--爵位高的人會遭嫉妒,官職大的人會被君主厭惡,俸祿厚的人會被人民怨恨。孫叔敖說:我的爵位愈高,態度就愈謙卑;官職愈大,就愈小心謹慎;俸祿愈厚,施與就愈廣泛。這樣可以避免禍患嗎?老人說:「太好了,不過你所說的,恐怕連堯舜都難以做到呢!」利害本是相對的,所以利之所在,患亦從之,是很明顯的道理。不過人們通常只見其利,不思其患,唯有賢能的人在居於有利的地位時,能夠居安思危,時時警惕自己,才能免於禍患。這種居安思危的心境,就像「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一樣,如此才不會因爵位高而驕傲,不會因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與「沒」、「無」相對。如:「有錢」、「有力」、「有學問」、「有困難」。
表示部分狀態。如:「有人歡笑,有人痛哭。」
某,表示不確定。如:「有一天」、「有人說你很講義氣。」
置於動詞前,表示客氣。如:「有勞」、「有請陳先生。」
用於數目之間,表示附加。通「又」。如:「六十有六歲」、「七十有七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處、益處。如:「私利」、「利益」、「福利」、「利令智昏」、「有利有弊」。
銳。如:「利劍」、「鋒利」、「銳利」。
從本金生出的子錢。如:「利息」、「紅利」、「利潤」、「連本帶利」。
方便、有好處。如:「便利」、「利人利己」、「損人不利己」。
吉祥、順利。如:「大吉大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憂心、憂慮。如:「憂患」、「患得患失」。
災難。如:「災患」、「禍患」、「水患」、「患難與共」。
生病。如:「患病」。
生病的人。如:「病患」、「傷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三位。大寫作「參」,阿拉伯數字作「3」。
數量是三的。如:「三個」、「三人成虎」、「三代同堂」。
表示多數、多次。如:「三番兩次」、「一問三不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定。如:「必定」、「必然」、「必成」、「必要」、「必修」。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