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1.53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三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三類。(1)指金、銀、銅。《書經.禹貢》:「厥貢惟金三品。」(2)漢代的三種貨幣。即龍幣、馬幣、龜幣。見《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下》。
三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性三品說」最初由漢儒董仲舒提出,把人性分為上、中、下三等,即聖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他認為上下兩等人的性,不能名之為性,惟中民之性,乃可名性。他又認為人性並非本善,必待教然後能善。他說:「今萬民之性,待外教然後能善,善當與教,不當與性。」因為萬民的性,有待外加的教育才能夠善,所以善應該屬於教育的範疇,而不當屬於性的範疇。他又說:「性如繭如卵,卵待覆而為雛,繭待繅而為絲,性待教而為善。」又說:「性比於禾,善比於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質而未能善,於是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民受未能善之性於天,而退受成性之教於王,王承天意,以成民...
三品(四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品或四品為評定國畫等格之術語。唐代張懷瓘以「神」、「妙」、「能」三品評定畫作之等格。朱景玄〔唐朝名畫錄〕在神、妙、能三品外,又提出「逸品」一格。此後歷代評論繪畫者,或依三品,或依四品。依四品評斷者,有列逸品於神品之上,有列逸品於神、妙、能三者之外而為別格。以逸品位於神品之上者,肇始於北宋黃休復之〔益州名畫記〕,其中對四格的境界說明為:
1.逸格:畫之逸格,最難其儔。拙規矩於方圓,鄙精研於彩繪,筆簡形其,得之自然,莫可楷模,出於意表。2.神格:應物象形,其天機迥高,思與神合,創意立體,妙合化權。3.妙格:筆精墨妙,不知所然,若投刃於解牛,類運斤於斫鼻,自心付乎,曲畫神微。4.能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事物的種類。《書經.禹貢》:「厥貢惟金三品。」孔安國.傳:「金、銀、銅也。」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原道》:「傍及萬品,動植皆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三位。大寫作「參」,阿拉伯數字作「3」。
數量是三的。如:「三個」、「三人成虎」、「三代同堂」。
表示多數、多次。如:「三番兩次」、「一問三不知」。
千篇一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千篇一律」原作「千篇一體」。《詩品》一書,是南朝梁鍾嶸所撰,品評古今五言詩,自漢、魏至梁朝,共一百零三人,論其優劣,分上、中、下三品。這一篇是在品評西晉時代張華的詩作,說明張華的詩風主要是模仿王粲,詩歌的形體講究鋪排對偶,詞藻華美;即使內容平凡,但卻用字斟酌,致力於華美的文字。雖然頗負盛名,然而一些有識之人,還是對於他詩作中兒女柔情太多,風雲慷慨之氣太少而感到遺憾。謝靈運也曾經說過,張華的詩即使有千篇之多,但其實都是同一種風格體式。後來「千篇一律」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事物的形式呆板而毫無變化。
急流勇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六回:「你若走了仕路,可以做到方面大員,只是你要記著我一句話:做官到了三品時,就要急流勇退,不然就有大禍臨頭。」
自相矛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舊唐書.卷四五.輿服志》:「今三品乃得同王之毳冕,而三公不得同王之袞名。豈惟顛倒衣裳,抑亦自相矛盾。」
迥然不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藝批評家。好學有思理,歷仕南朝之齊、梁。曾品評漢魏至梁一百二十餘詩人之詩作,論其優劣,分為上、中、下三品,著成《詩品》,與《文心雕龍》並稱。 (3) 《詩品》:南朝梁鍾嶸撰,共三卷。品評古今五言詩,自漢、魏至梁,共一百二十餘人,論其優劣,分上、中、下三品,每品冠以序。 (4) 古詩:指流傳於兩晉南北朝時期之兩漢無名五言詩。其作者、作年、時代、篇目等,眾說紛紜,難以詳考,非一人一時一地之作。 (5) 子建:曹植(西元192∼232),三國時魏武帝第三子,文帝之弟。十歲能屬文,甚得武帝寵愛。文帝立,忌其才而不重用,封陳王。植才思敏捷,詞藻富麗,尤長於詩。六朝詩人多受其影響,謝靈運嘗言:「天下...
苟且偷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內自九卿、郎將,外至郡守、尉,俸祿皆為二千石,其中又分三等:中二千石、二千石、比二千石,約當於後世的三品官,地位並不顯赫。後因稱郎將、郡守、知府為「二千石」。 (2) 苟且:不守禮法、不務實際或馬虎草率,得過且過。 2、「偷安」:漢.賈誼《新書.數寧》臣竊惟事勢,可為痛惜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大息者六。若其它倍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矣」,臣獨曰「未安」。或者曰「天下已治矣」,臣獨曰「未治」。恐逆意觸死罪,雖然,誠不安,誠不治,故不敢顧身,敢不昧死以聞。夫曰「天下安且治」者,非至愚無知,因諛者耳,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夫抱火措1>之積薪之下而寢2>其上,火未及燃,因...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