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5.5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三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1)三輩子。《增壹阿含經》卷二三:「我時我憶宿命之事,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三十、四十、五十、百生、千生成敗之劫,皆悉分別。」(2)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清.龔自珍〈人月圓〉:「三生慧業,萬古才華。」
三生有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由過去多世修來的福分,今多用以謙稱榮幸之至。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小生久聞老和尚清譽,欲來座下聽講,何期昨日不得相遇?今能一見,是小生三生有幸矣。」《孽海花》第一二回:「賤妾蒲柳之姿,幸蒙太太見愛,今日登寶地,真是三生有幸了!」
緣定三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緣分在前生就已註定。如:「他倆一見鍾情,不久便論及婚嫁,可說緣定三生。」
緣訂三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婚姻乃前世宿緣,多用以頌美婚姻的祝詞,也作「緣結三生」。
三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唐代李源與僧圓觀友好,圓觀臨死時與李約定,十二年後在杭州天竺寺相見。李源依期赴約,在天竺寺前遇一牧童唱〈竹枝詞〉道:「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不要論,慚愧情人遠相訪,此身雖異性長存。」乃知牧童即圓觀。見唐.袁郊《甘澤謠.卷五.圓觀》。後比喻因緣前定。唐.貫休〈酬張相公見寄〉詩:「感通未合三生石,騷雅歡擎九轉金。」
三生與三死之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此即為法語的「死之舞」,為十三世紀的韻文詩,孔代(Baudoin de Conde)和瑪奇諾(Nicolas de Marginal)的作品,一般認為是教會版本之遺跡。在《Horae ad usum Sarum》(1495)一書中描述道:「三位死神,三位騎師,帶著鷹和獵犬」向遁世者顯現。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量詞。計算一輩子的單位。如:「三生三世」、「緣定三生」、「三生姻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三位。大寫作「參」,阿拉伯數字作「3」。
數量是三的。如:「三個」、「三人成虎」、「三代同堂」。
表示多數、多次。如:「三番兩次」、「一問三不知」。
草菅人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聊齋志異.卷一○.三生》:「閻羅不即拘,待其祿盡,遲之三十年,興始至,面質之。興以草菅人命,罰作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福分。如:「榮幸」、「三生有幸」。唐.司空圖〈修史亭〉詩三首之二:「甘心七十且酣歌,自算平生幸已多。」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