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23.175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三百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經孔子刪定後存三百零五篇,舉其成數稱為「三百篇」,後即為《詩經》的代稱。《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詩三百篇,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量詞。計算文章或詩作的單位。如:「一篇論文」、「詩三百篇」。《三國志.卷二一.魏書.王粲傳》:「著詩、賦、論、議、垂六十篇。」唐.杜甫〈飲中八僊歌〉:「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數目字。十的十倍。大寫作「佰」。
眾多的。如:「百姓」、「治百病」、「百家齊鳴」、「百花怒放」、「百科全書」、「百看不厭」、「百發百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三位。大寫作「參」,阿拉伯數字作「3」。
數量是三的。如:「三個」、「三人成虎」、「三代同堂」。
表示多數、多次。如:「三番兩次」、「一問三不知」。
韋編三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韋,熟皮。舊時或用以編聯簡冊。「韋編三絕」本指孔子勤讀《易經》,致使編聯竹簡的皮繩多次脫斷。典出《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後用來比喻讀書勤奮,刻苦治學。《抱朴子.外篇.自敘》:「聖者猶韋編三絕,以勤經業。」《漢書.卷八八.儒林傳》:「蓋晚而好易,讀之韋編三絕,而為之傳。」也作「三絕韋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指出、批評。如:「指摘」。明.王世貞《藝苑巵言》卷一:「詩不能無疵,雖三百篇亦有之,人自不敢摘耳。」
雕蟲小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唐.皮日休〈論白居易薦徐凝屈張祜〉:「令狐楚以祜詩三百篇上之,元稹曰:『雕蟲小技,或獎激之,恐害風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總括之詞。同「抵」。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詩三百篇,大氐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
謝道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謝道韞 ,東晉人,是宰相謝安的姪女,安西大將軍謝奕的女兒。王羲之子王凝之妻。 簡介謝道蘊自幼聰明伶俐、才華洋溢。在她年僅八歲時,有一次謝安問她:「《毛詩》中何句最佳?」 謝道韞 回答說:「詩經三百篇,莫若《大雅.嵩高篇》」,又說:「吉甫作頌,穆如清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謝安因此對這個姪女大加讚賞。《世說新語.言語第二》:『謝太傅(謝安)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急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隨順)風起。」公大笑樂。 此兩句相比可看出 謝...
發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覺不滿足,而奮力為之。《論語.述而》:「發憤忘食,樂以忘憂。」《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也作「發忿」。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