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75.296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三腳採茶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客家人的劇種。由山歌發展而來。最初以一丑、二旦的對唱表演為主,內容簡單,插科打諢,多為即興表演。臺灣光復後,受大陸戲劇影響,內容增加了歷史故事及客族的民間傳說,戲劇規模也擴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摘取。如:「採茶」、「採草莓」。
取用、選用。如:「採集」、「採取」、「採納」、「採行」。
挖取。如:「開採」、「採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玩耍。如:「遊戲」、「戲耍」、「嬉戲」。
開玩笑。如:「戲言」、「戲弄」。
依一定情節,配合語言、表情、動作等所作的表演。如:「戲劇」、「演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三位。大寫作「參」,阿拉伯數字作「3」。
數量是三的。如:「三個」、「三人成虎」、「三代同堂」。
表示多數、多次。如:「三番兩次」、「一問三不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或動物的腿,支撐身體接觸地面的部分。如:「赤腳」、「跺腳」、「前腳」、「後腳」、「手腳靈活」。
像腳形的器物支架。如:「椅腳」、「桌腳」、「高腳杯」、「高腳椅」、「四腳桌」。
物體的基部、下部。如:「牆腳」、「山腳」。
正文下面附加注解或說明的文字。如:「注腳」。
量詞。用於計算用腳踢、踩等動作的單位。如:「連踢三腳」、「踩了一腳」。
腳本:指劇本。如:「這次表演的腳本,已經改了五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年生常綠灌木或喬木。單葉互生,秋冬間開白花。嫩葉焙製後可沖泡成飲料,味甘,種子可供作食用油。
以茶葉沖泡的飲料。如:「飲茶」、「檸檬茶」、「茶水招待」。
泛稱飲料。如:「苦茶」、「冬瓜茶」、「杏仁茶」。
暗咖啡色。如:「他把頭髮染成茶色。」
山茶:常綠亞喬木。產於大陸地區南方各省。葉呈長橢圓形,花大而美,有紅白等色及單瓣、重瓣的分別。
採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採摘茶葉。如:「小時候常在半山腰裡幫著家人採茶,現在卻連茶園也難得見到。」
2.流行於江南各省的一種地方戲劇。參見「採茶戲」條。
三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採茶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流行於江南各省的地方戲劇。最早出現於江西省南部九龍地區,隨後流傳於閩、粵一帶的客家地區,成為客家戲曲的代表,俗稱為「打採茶」。由小型的三腳採茶戲,吸收歌仔戲等地方戲曲的內容而發展成大型採茶戲。唱腔仍以客家山歌、民謠小調為主,內容多為歷史故事或民間傳奇等,深具地方特色。簡稱為「採茶」。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