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0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下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由上級傳遞給下級。如:「下達命令。」
2.指追求財富。《論語.憲問》:「君子上達,小人下達。」宋.邢昺.疏:「言君子達於德義,小人達於財利。」
3.古時婚禮,男家使媒人向女家求婚。《儀禮.士昏禮》:「昏禮,下達,納采,用鴈。」漢.鄭玄.注:「達,通也。將欲與彼合昏姻,必先使媒氏,下通其言,女氏許之,乃後使人納其采擇之禮。」
4.向君主陳述私事。《禮記.表記》:「事君不下達,不尚辭,非其人弗自。」
上情下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級的情況、命令傳達給下屬。如:「制度良好的公司,管道暢通,能使上情下達,亦能使下情上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如:「到達」、「抵達」。
通。如:「直達車」、「四通八達」。
見解透澈,通曉明白。如:「知書達禮」、「通情達理」、「通權達變」。
表明、告知。如:「表達」、「傳達」、「轉達」、「辭不達意」。
顯要的。如:「顯達」、「達官貴人」。
興旺。如:「發達」、「飛黃騰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居低處。與「上」相對。如:「下面」、「底下」、「樓下」。
降落。如:「下雨」、「下山」。
由高至低。如:「順流而下」。
做某種動作。如:「下麵」、「下棋」、「下工夫」。
結束、告一段落。如:「下班」、「下課」。
容納。如:「還坐得下嗎?」、「情人眼裡容不下一粒沙子。」
內、裡面。如:「言下之意」、「意下如何」、「不在話下」。
攻陷、克服。如:「不戰而下」、「連下三城」。
量詞。用於計算動作次數的單位。如:「打十下手心」、「做五十下伏地挺身。」
痛定思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韓愈〈與李翱書〉(據《全唐文.卷五五二.韓愈》引)足下謂我入京城有所益乎?僕之有子,猶有不知者,時人能知我哉?持僕所守,驅而使奔走伺候公卿閒,開口論議,其安能有以合乎?僕在京城八九年,無所取資1>,日求於人,以度時月,當時行之不覺也。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當痛之時,不知何能自處也。今年加長矣,復驅之使就其故地,是亦難矣。所貴乎京師者,不以明天子在上,賢公卿在下,布衣韋帶之士,談道義者多乎?以僕遑遑於其中,能上聞而下達乎?其知我者固少,知而相愛不相忌者又加少,內無所資,外無所從,終安所為乎? 〔注解〕 (1) 無所取資:沒有地方取得生活費用。指沒有收入。資,費用。
朝令夕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早上下達的命令,到晚上就改變了。比喻政令、主張或意見反覆無常。宋.范祖禹《唐鑑.卷一九.穆宗》:「凡用兵舉動,皆自禁中授以方略,朝令夕改,不知所從。」《明史.卷一八一.劉健傳》:「即位詔書,天下延頸,而朝令夕改,迄無寧日。」也作「朝令暮改」。
過河拆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支持那位禦史,反而把他貶到外地去當官。不久,他命人起草了廢 除科舉制度的詔書,準備頒發下去。 書還未下達,地位略低於平章的參政許有王,又出來反對廢 除科舉制度。他對伯顏說:“如果廢除科舉考試制度,世上有才能的 人都會怨恨的。” 伯顏針鋒相對地說:“如果繼續實行科舉考試制度,世上貪贓枉 法的人還要多。” 許有王反駁說:“沒有實行科舉考試制度的時候,貪贓枉法的人 也不是很多嗎?” 伯顏諷刺他說:“我看中舉的人中有用之材太少,只有你參政一 個人可以任用!” 許有王不服氣,舉出許多當時中舉的高官來反駁伯額。伯顏當 然不會改變自己...
合浦珠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全部要送到太守衙門, 為他所有, 他只把少許次等的珠寶還給採珠的人維持生活。說也奇怪, 自從太守命令下達之后, 那里的蚌逐漸減少, 自然地遷移至交趾郡邊界。 由于海里的蚌遷移了地方, 合浦一帶變為一無長物,行旅商販當然不會再到, 沒有糧食, 百姓餓死的不知多少。 孟嘗到任后, 首先革除先前那貪官的不合理法規, 處處為民求利。 不到一年,那些遷移而去的蚌又重回合浦, 百姓便過著安樂的生活。 相似詞合浦還珠、還珠合浦、珠還合浦,失而復得。 例句這些被竊盜的貴重珠寶竟然能夠合浦還珠,實在令人感到欣慰。 參考資料(1)馬玲華 著...
朝令暮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早上下達的命令,到晚上就改變了。比喻政令、主張或意見反覆無常。《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上〉:「勤苦如此,尚復被水旱之災,急政暴賦,賦斂不時,朝令而暮改。」也作「朝令夕改」。
手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尊長親手下達給部屬的書信或命令,並無一定格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