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9.425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介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看重、不放在心上。《紅樓夢》第四五回:「比如要是你說了那個,我再不輕放過你的,你竟不介意,反勸我那些話,可知我竟自誤了。」也作「不在乎」。
不介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點也不在意。《文明小史》第五一回:「後來一打聽,制臺只肯在善後局撥三千銀子以為盤費及定機器的定錢,在他人必然大失所望,饒鴻生卻毫不介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兩者之間,或在兩者之間傳達、引進。如:「介入」、「介紹」、「媒介」。
放在心裡。如:「介意」。
正直。如:「耿介」。
身上有甲殼的水產動物。如:「介蟲」、「介類」。
小草。比喻極小的東西。通「芥」。如:「一介不取」。
量詞。用於計算人或銅錢的單位。相當於「個」。如:「一介書生」、「一介平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思、想法。如:「心意」、「意思」、「意見」、「隨意」、「詞不達意」。
料想、推測。如:「意外」、「意料」、「意想不到」。
情趣。如:「古意盎然」、「詩情畫意」。
情態。如:「睡意」、「醉意」。
願望。如:「滿意」、「稱心如意」、「差強人意」。
介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意,將不愉快或憂慮之事存於心中,而不能釋懷。《後漢書.卷三八.度尚傳》:「所亡少少,何足介意?」《三國演義》第一七回:「吾觀七路之兵,如七堆腐草,何足介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排泄。《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廉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矣。」《南史.卷一九.謝靈運傳》:「又嘗於閣省裸袒酣飲,及醉小遺,下霑令史,為南司所彈,幾卿亦不介意。」
置若罔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雖有耳聞,卻好像沒有聽到一樣不加理會。明.朱國楨《湧幢小品.卷九.閣臣相搆》:「當中書言時,沈宜厲聲力折,只因心中惱他,置若罔聞。」《七俠五義》第五九回:「丁大爺只管盤詰,北俠卻毫不介意,置若罔聞。」
針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規勸過失。《紅樓夢》第九八回:「那寶釵任人誹謗,並不介意,只窺察那寶玉心病,暗下針砭。」也作「鍼砭」。
不時之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時的需用。《文明小史》第五一回:「饒鴻生卻毫不介意,趕著寫信到家裡匯出二萬銀子,以備路上不時之需。」也作「不時之須」。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