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分皁白     
瀏覽人次:1055 收藏人次:234919
不分黑白。比喻人不能辨別是非情由,只憑一時衝動魯莽做事。「皁」文獻異文作「皂」。《詩經.大雅.桑柔》「匪言不能,胡斯畏忘」句下漢.鄭玄.箋:「賢者見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別皂白言之於王也。」《西遊記》第一四回:「你怎麼不分皂白,一頓打死?全無一點慈悲好善之心。」也作「不分青紅皁白」、「不顧青紅皁白」、「不管青紅皁白」、「不管皁白」、「不知皁白」、「不問青紅白皁」、「不問青紅皁白」、「皁白不分」。
    
瀏覽人次:40374 收藏人次:15549242
    
瀏覽人次:28917 收藏人次:12362395
    
瀏覽人次:27488 收藏人次:17667751
    
瀏覽人次:6431 收藏人次:512384
1.黑色。《玉篇.白部》:「皁,色黑也。」如:「皁白」。
2.古代官署中從事卑賤職業的差役。如:「皁隸」。《集韻.上聲.皓韻》:「皁,賤人。」《左傳.昭公七年》:「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士臣皁,皁臣輿,輿臣隸。」
3.餵食牛馬的食槽。宋.文天祥〈正氣歌〉:「牛驥同一皁,雞棲鳳凰食。」
4.洗衣去汙的用品。同「皂」。
5.已經結成但尚未堅實的穀實。《詩經.小雅.大田》:「既方既皁,既堅既好。」漢.毛亨.傳:「實未堅者曰皁。」
黑色的。《漢書.卷四八.賈誼傳》:「且帝之身自衣皁綈,而富民牆屋被文繡。」《三國志.卷一一.魏書.管寧傳》:「寧常著皁帽,布襦褲,布裙。」
不分     
瀏覽人次:756 收藏人次:330210
1.不分別、不辨別。《楚辭.屈原.離騷》:「世溷濁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文選.王褒.四子講德論》:「好惡不形,則是非不分。」
2.不值得。《文選.宋玉.神女賦》:「含然諾其不分兮,喟揚音而哀歎。」
1.不甘心。唐.白居易〈元和十三年淮寇未平詔停歲仗憤然有感率爾成章〉詩:「不分氣從歌裡發,無明心向酒中生。」也作「不忿」。
2.不料。清.譚獻〈一萼紅.黯愁煙〉詞:「不分中年到時,直恁荒寒。」也作「不忿」、「不憤」。
皁白     
瀏覽人次:320 收藏人次:0
黑白。比喻事情的是非原委。「皁」文獻異文作「皂」。《詩經.大雅.桑柔》:「匪言不能,胡斯畏忌」句下漢.鄭玄.箋:「賢者見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別皂白言之於王也。」元.關漢卿《蝴蝶夢》第四折:「不是鬼疾言個皂白,怎地得卻回來?」
是非分明     
瀏覽人次:1517 收藏人次:125446
明白分辨出曲直、對錯。《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故賢聖之君,博觀終始,窮極事情,而是非分明。」
不顧曲直     
瀏覽人次:384 收藏人次:0
含混是非、不瞭解事情真相。如:「自從發生這件事後,他對大家便時常不顧曲直地亂發脾氣。」
不分青紅皁白     
瀏覽人次:363 收藏人次:0
不能辨別顏色。比喻人不辨明是非情由,魯莽做事。如:「他的東西不見了,便不分青紅皁白的責罵我一頓。也不管究竟是被誰拿去。」也作「不分皁白」。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